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论教育学概念的精确性及表达建议——以“教育实践”在日常语用中的问题为例

发布时间:2017-09-13 23:04

  本文关键词:论教育学概念的精确性及表达建议——以“教育实践”在日常语用中的问题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学概念 教育实践 精确性


【摘要】:教育学概念运用的精确性是避免引发教育学理论困惑的重要前提,以"教育实践"这一重要的教育学概念为例,分析其在日常语用中存在的矛盾与不严谨,指出运用通用定义、约定定义及描述性语言来表达教育理论,可以实现教育学概念表达的精确化,并避免产生理论困惑。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教育学概念 教育实践 精确性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在教育学领域中,语言分析可以解决一些重要的“教育理论问题”。对教育学语言进行分析属于分析教育哲学范畴,研究语言可以澄清一些由于滥用语言而造成的哲学、教育问题。对我国教育学而言,对教育学语言进行分析特别是基本教育学概念进行语言分析的相关成果并不多见,在过去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中英;;论教育实践的逻辑[J];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建琼;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国庆;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朱成科;;分化与整合:论中国教育学的学科范式[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袁昱明;远程教育学的元研究和学科建设[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19期

4 杨洋,沈军;我国教育目的的社会学分析[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彭香萍;关于教育本质研究的几个问题[J];抚州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6 江玲,熊川武,张丽萍;论中国教育学半个世纪的学术历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7 郑金洲;中国教育理论研究的世纪走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2期

8 王建华;高等教育作为一门学科[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9 刘世;论教育学的人本性和科学性——关于教育学理论品性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10 罗章,欧阳雪梅;对“元教育”性质的探析[J];高等建筑教育;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建华;;高等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学科制度的视野[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姗泽;生育文化的田野调查与教育内涵分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霍涌泉;意识心理世界的科学重建与发展前景[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魏薇;小学阅读教学的生活体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庞振超;1949~1998中国大学人文学科变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刘黎明;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中人之问题再认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澍;寻求恰当的知识论立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志泉;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性道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水发;我国发达城市学校领导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洪刚;重庆市沙坪坝区职业高中计算机基础教育中教学内容的改革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余江敏;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仲全;高师公共课教育学教材知识结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李会;斯密“经济人”的哲学思考[D];郑州大学;2001年

5 王奎清;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思维方式[D];郑州大学;2001年

6 蔡灿新;复杂性思维方式视野中的教育理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黄德金;评价主体的历程[D];郑州大学;2002年

8 孙阳春;论教育理论研究思维方式的转换[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赵运鑫;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D];郑州大学;2003年

10 陈秋霞;本质主义及其祛魅历程[D];郑州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2 薛晓阳;教育的超越本质及其自由教育的理想[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3 侯才;论反思思维[J];长白学刊;2002年01期

4 葛桦,李萍;影响个体道德选择的社会因素分析[J];道德与文明;2005年04期

5 俞吾金;一个被遮蔽了的“康德问题”——康德对“两种实践”的区分及其当代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张汝伦;作为第一哲学的实践哲学及其实践概念[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曹永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紧张性”辩解[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8 陈桂生;“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再认识[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9 王海英;在“教育理论脱离实践”的背后——一种社会学的追问[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5期

10 刘铁芳;;体制化时代的教育和教育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红霞;;论教育工程师的工作机理[J];教育探索;2011年07期

2 蔡宝来;;试论教学理论发现的社会认同[J];上海教育科研;1996年10期

3 池文英;;对有效实施反思性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1年06期

4 石鸥;我看素质教育之争[J];中小学管理;1998年Z1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绍明;;教育学的话语分析转向[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肖川;教育的方向与方法[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吴安春;研究共同体为教师成长把脉[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中国教育报刊社新闻研究中心主任 蒋建华;做好教育科研工作的“下半场”[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安徽省广德中学 吴亮奎;教学论研究请关注“中国”的课堂[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本报通讯员  杨旎 潘聪平 本报记者  郭扶庚 吕型伟 蔡磊x";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家[N];光明日报;2007年

6 续梅;教育家离我们并不遥远[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倪浩博;现行教育实践与教育评价的错位[N];中国教师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任永泽;教育知识的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陆明玉;教学论发展的方法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红;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本然统一[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传昌;全球化背景下的后现代教育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沈丽萍;教育人种志:概念与历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晶;教育何以异化[D];广州大学;2011年

5 林美香;我国教育话语批判与建构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李蕴华;年级本位管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周春雁;素质教育研究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连芳芳;吉鲁的后现代批判教育学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青华;推广校本课程开发政策: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曹大宏;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监控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464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464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6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