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协同教研系统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网络的协同教研系统研究
【摘要】:网络教研是我国新时期基础教育发展中,网络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表现形态,是一项富有深刻内在价值和长远意义的探索性工作。但就目前网络教研研究的情况来看,对网络教研的系统性研究尚不足。文章提出了"网络协同教研系统"的概念并对其进行研究,提出了校本、校际、区域等三个不同层级的网络协同教研系统模型,对模型的形成、模型的运行流程进行了剖析,以期对网络协同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关键词】: 网络协同教研 系统模型 运行流程
【基金】: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校际协作教研网络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0YJA880061)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12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了三大任务和两个平台的核心目标。三大任务:第一是要基本解决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接入与网络学习环境的问题;第二是加强优质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每个班级都要用上优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良华;重申“行动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2 冯晓英;陈丽;张伟远;;校际协作学习项目设计模式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1期
3 查冲平;顾小清;祝智庭;;协同脚本与使能技术:一种协同学习实现方案[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4 邬依林;毛道伟;熊燕;;网络教研实践模式研究[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吴泉秀;;网络校本教研的实践模式与操作流程[J];教学与管理;2006年23期
6 张静芬;;网络校本教研的理论建构与实施[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年03期
7 练丽丹;杨华;肖年志;金陵;孟红娟;李淑霞;;如何开展有实效的网络教研[J];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02期
8 肖正德;;网络教研: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型教研模式[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年01期
9 钟和军;;网络校本教研的实践模式与推进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9期
10 祝智庭;王佑镁;顾小清;;协同学习:面向知识时代的学习技术系统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瑜;;教育行动研究——研究型教师成长的新途径[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2 李俊翰;;认知灵活性理论指导下的英语网络多媒体教学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龚道敏;;区域性教研机构开展网络教研的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3期
4 陈宝红;;让网络教研翩跹起舞[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9年09期
5 江志文;;网络环境下新的教研活动模式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6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构建基于评估的课堂教学新环境[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7 杨卉;王陆;冯红;;移动通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环境支持下的松散型半离线网络教研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8 王佑镁;;协同学习技术系统的可用性测试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9 查冲平;顾小清;祝智庭;;协同脚本与使能技术:一种协同学习实现方案[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10 王佑镁;;协同学习技术系统中的知识建构动力学机制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英;大学英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行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忠厚;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郭玉清;网络学习社群的信息聚集与推送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钱冬明;协同学习的实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郭红霞;教学工程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韩锦标;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7 赵健;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菊;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及其视角下的教与学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江卫华;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丹;协同学习系统中思维工具集的设计与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钟芸芳;网络教研制度实施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凌雷;引导性日志开发与应用的行动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龙;区域性网络教研平台构建及应用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孙崴;佳木斯地区基础教育网络教研情况调查及问题解决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阎娜;民族地区中学校本教研形式的调查与分析[D];西南大学;2011年
7 包培丽;电子书包系统的交互模型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沈国金;农村学校信息科技教师网络研修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谌亮;基于WEB2.0协作性网络教研活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沈庆丰;交互式教学方式对初中物理学习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良华;重申“行动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2 顾小清;教师专业发展:在线学习共同体的作用[J];开放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3 余文森;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J];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4 顾泠沅,王洁;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教育模式研究(上)[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1期
5 顾泠沅,王洁;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教育模式研究(下)[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2期
6 刘良华;怎样做“校本教学研究”[J];人民教育;2003年05期
7 熊苏杰,曾宪瑛;信息时代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J];江西教育科研;2005年03期
8 钟和军;;网络校本教研的实践模式与推进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9期
9 祝智庭;王佑镁;顾小清;;协同学习:面向知识时代的学习技术系统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n\;;基于Internet的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6年03期
2 廖建飞;黄进财;;试谈网络教育资源的设计与实现[J];硅谷;2009年12期
3 蓝雪芬;;浅谈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开发[J];广西教育;2009年18期
4 黄智力;黄浩;;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立体支持系统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0期
5 梁俊亮;;促进学习者元认知能力的虚拟实验系统模型设计研究[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0年04期
6 张培利;;网络教学与管理平台分析与设计[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年01期
7 崔超;;重视教育生态学理论在远程教育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指导作用[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年06期
8 廖晓纬;课堂教学信息传输系统模型的建立和探讨[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S2期
9 李战勇 ,融燕 ,张强;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模型探析[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王城华;;示范性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尚武;;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基本观念的系统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2 郑尚武;;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基本观念的系统分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侯晓轩;数字化校园引发教育变革[N];计算机世界;2004年
2 何云江;贵州将为51万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提供生活补助[N];中国社会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鲜晓荻;城市义务教育免杂费今年试点[N];贵阳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春玲;理想的现实建构:政府主导型学校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永固;基于Web的适应性学习系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朱汉洪;远程虚拟实验过程模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丰香;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史君;基于Multi-Agent的适应性网络教学系统的架构与实现[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507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50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