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信息素养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09:14
本文关键词:农村居民信息素养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素养对现代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到进化心理学,许多理论中都包含着对信息进行寻找、判断、选择、发展、使用等信息能力的研究。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目前我国对“信息素养”进行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在校学生和教师等群体,相比之下对离开学校的成年人群体的研究较为不足,而农村成年居民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对其信息素养状况的研究更是鲜有问津。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以农村成年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法,对被研究者的信息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本研究的研究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第二部分为调查研究,第三部分为对策建议。第二部分分为基础研究和扩展研究两个研究。 理论研究首先通过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为“信息素养”进行定义,将信息素养的内容设定为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修养三个维度;同时,借鉴各种学科理论对研究的可行性等问题进行讨论:借鉴多元智力理论、进化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对信息素养进行培养的可行性进行理论分析;借鉴本土进路研究思路为研究设计的指导思想;并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作为策略研究的主要理论指导。之后的调查研究将在该定义的基础上进行。 调查研究的基础研究采用访谈调查、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根据本研究在理论研究中对信息素养的定义编制访谈提纲,然后选取信息知情人进行访谈,根据访谈了解到的情况和发现的问题编制预设问卷并选取样本发放;回收问卷,对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与编制问卷的理论建构效度进行比较,优化问卷形成正式问卷;对正式问卷进行分析,分析我国农村居民信息素养的现状特点,为提出合理的教育对策提供数据支持。 为增加研究的外部效度,,扩大基础研究结果的推广性,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扩展研究。根据正式问卷编制深度访谈提纲在更广泛地区选取信息知情人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取样地区的情况并进行现状分析。 第三部分研究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发现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提出教育对策。教育对策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支持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因为对农村成年居民进行信息素养提升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使受教育者具备通过信息手段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使受教育者能够在信息环境下实现自我潜能,所以教育的内容将根据现状调查的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并采取以实践性为主、以讲授为辅的教育方式,结合各方面资源支持以实现较好的教育效果。 本研究最大的不足是没有进行实验干预以验证教育对策的有效性,希望在后期的研究中能有机会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信息素养 农村居民 现状调查 教育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521;G43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1 绪论11-22
- 1.1 问题的提出11-13
- 1.1.1 时代背景11-12
- 1.1.2 社会背景12
- 1.1.3 教育背景12-13
- 1.2 研究的目的与价值13-14
- 1.2.1 研究的目的13-14
- 1.2.2 研究的理论价值14
- 1.2.3 研究的实践价值14
- 1.3 研究现状14-20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4-17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7-20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20-22
- 1.4.1 研究思路20
- 1.4.2 研究方法20-21
- 1.4.3 研究方法的具体应用及创新点21-22
- 2 理论研究22-26
- 2.1 概念界定22-23
- 2.1.1 信息22-23
- 2.1.2 信息素养23
- 2.2 理论基础23-26
- 2.2.1 本土进路研究思路24
- 2.2.2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24-25
- 2.2.3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25
- 2.2.4 进化心理学理论基础25-26
- 3 调查研究26-47
- 3.1 基础研究26-44
- 3.1.1 对信息知情人进行访谈研究26-29
- 3.1.2 分析初步访谈结果并确定正式问卷29-34
- 3.1.3 分析正式问卷,发现现实中的问题34-44
- 3.2 扩展研究44-45
- 3.2.1 对广泛区域进行深入研究44-45
- 3.2.2 编订深入访谈提纲并进行研究45
- 3.2.3 访谈结果及其与基础研究的比较45
- 3.3 现状分析及凸显出的问题45-47
- 3.3.1 我国农村居民信息素养的现状分析45-46
- 3.3.2 我国农村居民信息素养现状中凸显出的问题46-47
- 4 教育对策47-53
- 4.1 以助人自助原则为指导确立教育目标47
- 4.2 形成补充基础、侧重应用、促进均衡发展的教育内容47-49
- 4.2.1 组织电脑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48
- 4.2.2 介绍互联网知识和使用技术48-49
- 4.2.3 加强信息道德教育,引导树立积极的信息理想49
- 4.3 构建实践为主、讲授为辅的教育模式49-50
- 4.4 建构多方面协同合作的教育支持系统50-53
- 4.4.1 引进专业教育人才50-51
- 4.4.2 编订专业性教材51-52
- 4.4.3 寻求其它资源支持52-53
- 5 结语53-54
- 6 参考文献54-58
- 附录 A:访谈提纲58-60
- 附录 B:预设问卷60-63
- 附录 C:正式问卷63-66
- 附录 D:深度访谈提纲66-67
- 附录 E: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67-68
- 致谢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张昱;周文杰;;青树乡村图书馆建设之路[J];图书与情报;2010年03期
3 石德万;王凤翠;陈子成;;论成人的信息素养教育[J];成人教育;2007年10期
4 宋乃平;黄爱琴;;信息素养教育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张倩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6 李晓飞;信息化社区教育的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7 杨建朝;;教育目的的选择:从社会化到生命化[J];广东教育;2006年05期
8 邓锐;史滋福;周兴生;;城乡小学生信息素养调查与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03期
9 方乐莺;;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的传播模型[J];才智;2010年15期
10 潘正初;肖娟;;自由:教育的最高追求[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希俐;基于网络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621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6216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