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现阶段我国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09:22

  本文关键词:现阶段我国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公平 教育公平 教育权利 公平政策


【摘要】:作为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教育公平既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和目标,同时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具有促进社会平等的重要功能;是政治、经济领域的自由与平等权利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拓展。这就是教育公平成为社会问题,引起强烈关注的原因。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政府是实现教育公平的责任主体。事实上必须承认,近几年来无论是在教育行动上还是教育体制上,政府都为推动教育公平的发展做出了种种努力,但现实中教育不公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教育的优先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和城乡教育发展差距,不断扩大享有良好教育的机会,防止教育的失衡和异化,奠定合理稳定的价值和制度基础,是目前教育改革的现实发展目标。政府是实施教育公平的主体,落实公平理念,不断提高教育公平的程度,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离开政府,教育公平亦无从谈起。如何更好地推进教育公平的进程,将是我国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的重要任务。唯有树立人本发展、强化政府价值、追求质性公平并尊重教育公平发展长期的、动态的渐进发展过程,才能在不断克服阻碍的道路中循序渐进的实现教育公平。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本文选题的缘由和背景,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本文的写作思路方法;第二部分从教育公平的基本内涵与价值属性着手,阐述本文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透视了目前我国教育公平的现状,包括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积极努力以实施教育公平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论证了教育公平的缺失原因;第四部分借鉴并分析部分外国政府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主要政策和措施;第五部分提出我国政府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的一系列对策措施:理念是行动的内隐力量,因而强化教育公平发展理念;政策的制定是政府引导、干预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政府促进教育公平得以实现的积极作为,因而完善教育公平实现策略;以强制追求和实现公共利益是现代政府的机制本质,因而健全教育公平的创新机制;最后,推进教育公平的法治建设是教育公平逐步实现并长期保持的客观需要。不断完善教育公平得以实现的各类可行措施,才能更好地破解当前的教育矛盾,以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实现。
【关键词】:公平 教育公平 教育权利 公平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5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9
  • 导论9-14
  • 一、选题的缘由和研究的价值9-10
  • (一) 选题的缘由9
  • (二) 研究的价值9-10
  •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10-12
  • (一) 国外教育公平的研究10-11
  • (二) 国内教育公平的研究11-12
  • 三、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2-14
  • (一) 研究思路12
  • (二) 研究方法12-14
  • 第一章 教育公平的理论概述14-23
  • 一、教育公平的一般阐释14-20
  • (一) 公平概念的通常解读14-15
  • (二) 教育公平的内涵诠释15-18
  • (三) 教育公平的基本特征18-20
  • 二、教育公平的理论渊源20-23
  • (一) 功能主义理论20-21
  • (二) 冲突理论21
  • (三) 文化再生产理论21-23
  • 第二章 我国教育公平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3-37
  • 一、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积极努力23-25
  • (一)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3-24
  • (二) 增加高等教育入学机会24
  • (三) 建立高校贫困资助体系24
  • (四) 加大中职教育建设培养24-25
  • 二、实施教育公平过程的突出问题25-30
  • (一) 区域发展的不均衡25-27
  • (二) 城乡发展的不理想27-28
  • (三) 阶层教育的欠公平28-29
  • (四) 校际教育的难持衡29-30
  • 三、影响教育公平缺失的原因分析30-37
  • (一) 政府相关理念的缺失和影响30-32
  • (二) 城乡二元分割的困境和障碍32-33
  • (三) 教育资源配置的短缺和失衡33-35
  • (四) 现实贫富差距的持续和拉大35-37
  • 第三章 国外政府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政策分析和启示借鉴37-45
  • 一、国外政府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主要政策37-41
  • (一) 美国的教育公平政策37-38
  • (二) 芬兰的教育公平政策38-40
  • (三) 韩国的教育公平政策40-41
  • 二、国外政府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措施分析41-43
  • (一) 义务教育普及是前提基础41-42
  • (二) 弱势群体补偿是内在要求42
  • (三) 教育质量公平是重要尺标42-43
  • (四) 教育经费投入是必然保障43
  • 三、国外政府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启示借鉴43-45
  • (一) 树立人本发展43
  • (二) 强化政府价值43-44
  • (三) 确立质性公平44
  • (四) 尊重动态过程44-45
  • 第四章 我国教育公平的实现路径45-54
  • 一、强化教育公平发展理念45-46
  • (一) 基于价值重塑的理念45-46
  • (二) 基于政府定位的理念46
  • 二、完善教育公平实现政策46-50
  • (一) 加大经费投入47
  • (二) 平衡资源流向47-48
  • (三) 关注弱势群体48
  • (四) 治理教育腐败48-49
  • (五) 加强师资培养49-50
  • 三、健全教育公平运作机制50-52
  • (一) 完善教育公平的财政机制50-51
  • (二) 完善教育公平的评价机制51
  • (三) 完善教育公平的监管机制51-52
  • 四、推进教育公平法治建设52-54
  • (一) 完善教育法律法规52
  • (二) 健全教育执法体系52-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8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8-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成玉;蔡定昆;;教育公平:内涵、标准与实现路径[J];教育与经济;2009年03期

2 仲泠然;;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 创建和谐社会[J];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07期

3 马寒;;社会比较视角下的教育公平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4 张光政;公平的义务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刘洁;;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的争议与探讨[J];新西部;2010年12期

6 张丽娜;;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7 任樝;;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思考[J];北京教育(普教);2010年07期

8 朱永坤;曲铁华;;“公平”的分类对我国义务教育公平问题解决的路径指引[J];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06期

9 刘洁;;比较视域下的国内外择校政策——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2期

10 杨东平;陶红;;改善农民工子弟教育需要观念更新和制度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解析[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李芳;;对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龙舟;;从义务教育城乡差异审视教育公平[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吴亚林;雷万鹏;;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十年来的政策回顾与思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杨玉红;;关于应对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的策略——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杨玉琼;;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均衡状况研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陈纯槿;王红;;关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补偿的构想[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吴春霞;;阶层差距与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来自北京市初中的经验数据[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朱凤强;;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两免一补”状况的实证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彦伯;;动态均衡: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可持续配置[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秀勇;发展成果人民共享[N];六盘水日报;2009年

2 本报特派记者 吕瑞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吉林日报;2010年

3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N];人民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王众鸿;保障教育就是保障未来[N];甘肃法制报;2011年

5 新华网;创新举措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新乡日报;2009年

6 杨正林 陈蕾;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西藏日报(汉);2011年

7 裴伟 姜木金;市江南学校回归公办市外国语学校继续民营[N];镇江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剑锋 通讯员 房超平;践行教育公平 推进优质均衡[N];深圳特区报;2009年

9 主持人 记者 张辉 赵良英;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湖北日报;2011年

10 记者张策;本市扎实推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N];天津教育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永坤;教育政策公平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师东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蒋云芳;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以促进公平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李淼;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城乡二元结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6 郭雅娴;中国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王强;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模式与选择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韩雪峰;教育对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9 尚伦;建国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教科书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林涛;基于校级数据的省域内义务教育财政公平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彦;义务教育为什么要诉求公平[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于丹;长沙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袁彩哲;薄弱学校改造中的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闫燕;促进义务教育公平 积极构建和谐教育[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杨承丽;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其地方政策选择[D];山东大学;2010年

6 李艳霞;论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冬平;用教育公平推进和谐社会建设[D];南昌大学;2007年

8 朱灵娥;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魏兰兰;对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思考[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尹刚;南京市义务教育“小升初”择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622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622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6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