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的阻抗因素
本文关键词: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的阻抗因素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理念上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生命价值的提升。反观现实,我们发现,当教育向现代科学大踏步地迈进的时候,当人们面对信息洪流而成为一个虔诚的"知识信徒"的时候,我们离智慧的教育却越来越远,教师教育智慧生成成为一个时代课题。而在教育实践中,教育传统的羁绊、教育惯习的束缚、教育偏见的禁锢,却成为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的阻抗因素。
【作者单位】: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师 教育智慧生成 阻抗因素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课程变革视域下的课程监控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10YJC880019 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资助项目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一、教育传统的羁绊(一)迷信管理至上管理本身不是贬义词,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管理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大家遵守共有的契约,是保证社会有序运行的必要条件,人类如果从强制性的社会约束与限制中解放出来,就会成为野兽,而不是变成一个自由式的个人,脱离一种合理的社会规范体系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申宣成;试论教师身份偏见与实践语言特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8期
2 汪贤泽;;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J];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昌麒;李永成;;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角色定位的经济法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余京华;;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批判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陈正华,贺轶玲;论道德交往与学校道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苏全有;;论清末舆论放大现象的成因[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5 巫肇胜;;听证制度:一个妥协视角的公正命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6 王兆良;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7 严一云;刘晓光;;当代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政治功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李海涛;陈泉;姚兆余;;农村居民就医过程中的信任机制研究——基于江苏省南通市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9 熊春林;黄正泉;熊亮;;高等农业院校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4期
10 肖晴;杨超;;苏北新农村公共空间现状评价研究——以江苏铜山县大彭镇程庄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原平方;;社会网络化(SNS)与中国公民社会想象[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高洪贵;;农民工参与公共决策探析——以协商民主理论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王耀东;;技术向工程转化中媒体的社会责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烨;;动态渐进规划体系中的总体规划评估机制解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虞崇胜;王洪树;;论政府在公共理性形成机制中的作用[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6 陶庆;;旋转的“认同环”:“福街商会”的象征与仪式[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时红秀;;从细节中窥见历史,在真实中发现理论——对《打工者社会空间的生产——番禺打工者文化服务部的个案研究》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8 师曾志;;近年来我国网络媒介事件中公民性的体现与意义[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9 许静;辛亮;;新媒体环境下公共领域的建构——从“黑砖窑事件”谈起[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10 刘晓慰;;谁的声音更响亮?——析经济权力旨趣规范下的大众传媒[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韩冬雷;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施策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踪莉;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隗兵;市民社会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宋少婷;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冬;积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功能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鲍嵘;论教师教学实践知识及其养成——兼谈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安邦;;自我发展 规范管理——国外高校“教师发展”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3年03期
2 唐丽芳,马云鹏;教师发展与课程改革:美国兰德研究对新课程实施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11期
3 尚庆莲;教师发展与教师评价[J];黑龙江教育;2004年28期
4 焦传震;;论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S2期
5 万玉;庞桂美;;发展性教师评价与教师的发展——作为教学督导员的理性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9期
6 张群;;论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教师主体性的作用[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潘艺林;;“学生评教”有碍大学教师的发展[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6年12期
8 朱德全;;在对话中选择路径——评《派往明天的教师》[J];今日教育;2007年03期
9 彭钢;;素质教育视野中的学校文化建设[J];科学大众;2007年05期
10 潘晓东;;浅谈行动研究对教师自身发展的作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国良;;“开放 自主 相融”——萧山中学教师发展制度解析[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2 范多红;;浅谈如何构建和谐校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3 冯罗;;促进教师发展 构建和谐校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4 寇焕杰;;校园和谐与教师发展之我见[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5 寇焕杰;;校园和谐与教师发展之我见[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6 张源源;邬志辉;;美国HTS学校教师发展的措施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课题组;;〈创建和谐校园与教师发展〉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黑龙江卷)[C];2010年
8 张丽英;;构建教师发展的职业学校管理机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9 刘霞;;变革评价设计,促进师生发展——例说“关注过程评价”的地理试题创新设计[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山西省浑源中学课题组;;人本·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与教师发展的研究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丹 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名师工作室: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N];中国教育报;2011年
2 张艳敏;教师发展是学生成功的基石[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黄巧娣;乐山电大:为教师发展提供“营养大餐”[N];乐山日报;2009年
4 朱娟清 俞春明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梅里小学;走教师发展合作社之路[N];中国教师报;2009年
5 吴卫东;关注教师发展 做到三个结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赵勇;在实践中凝练核心价值观[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梁好 安徽省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别让“名师工程”误了教师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王文峰 李文成;中国教育会宁津教师发展基地启动[N];德州日报;2010年
9 胡乐乐;教师发展决定教育成败[N];文汇报;2002年
10 记者 李丹;学生成才有平台 教师发展有舞台[N];中国教育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栋;大学外语教师认知研究及其对教师发展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岳欣云;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于维涛;县域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叶小明;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鲍同梅;教师自主:一种审视教师发展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黄瑾;农民城的教师[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青霞;高职教师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金建生;中小学教师领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美凤;广义技术视野下的教师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良庭;专业化背景下的教师自我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治高;发展教师课程能力的实践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肖平;美国教师联盟之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吴可峰;教学行动研究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马军;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若干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孙琨懿;西南地区中小学教师发展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金锦仙;外语教师合作发展理论及其模式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8 吴文姝;地市教师培训机构功能的有效发挥[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东洋;机辅语言教学教师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刘文华;师德教育与教师发展——我国教师发展的不均衡性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8990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99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