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人际交往能力、学业成绩及其发展背景系统间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人际交往能力、学业成绩及其发展背景系统间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初中生 人际交往能力 学业成绩 发展背景系统
【摘要】:采用问卷法调查586名初中生,探讨其人际交往能力、学业水平及发展背景系统的互动关系模式。研究发现初二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表现最为突出。高交往能力学生的学业成绩明显优于低交往能力学生。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积极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的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受家庭教养背景系统的直接影响,并作用于学校人际背景系统,两大系统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影响学业成绩。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初中生 人际交往能力 学业成绩 发展背景系统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EBA080306)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W2010412)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研究项目(SYNUJSX201106)的资助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引言人际交往能力是指以认知和情感为基础,以实现个人目标、满足情感需要或增进人际关系为目的,在不同社交情境中表现出适宜、有效行为的一种社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对青少年的学校适应及学业成绩具有关键性作用,该能力不足会导致青少年心理发展失调,表现出社会退缩或不适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岳冬梅,李鸣杲,金魁和,丁宝坤;父母教养方式:EMBU 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铭怡,姚萍,李丽敏;父母的信念对其子女信念影响的调查和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6期
2 李祚山,唐加祥,赵楠;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研究[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3 王春霞;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的研究[J];丹东师专学报;2002年S1期
4 叶一舵,白丽英;国内外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李建军;;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低龄化问题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刘琳,孟群,詹来英,岳淑英;社交恐惧症患者防御方式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4年01期
7 朱李婷,刘远亮;大学生人格偏离与父母养育方式等因素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李占江,王极盛;EMBU在城市中学生试用初步修订报告[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年02期
9 王艳玲,祖海芹,周萍,李剑;父母教养方式与高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5期
10 高华,吕锋 ,韩帮海 ,朱孔香 ,梁家国;神经症患者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对照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瑛秋;青春发育突增期(高峰年龄)不同发育类型学生体质特征及健康促进[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2 许碧云;结构方程模型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改;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郭振娟;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3 邢玉凤;初中学生品德发展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白丽英;畲族家庭环境状况及其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高红;中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焦虑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父母人格之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黄赛兰;罪错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征、罪错类型之间的相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雪凌;城市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欺负行为影响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8 程涛;大学生认知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之间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赵汗青;犯罪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10 刘大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其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姚计海;唐丹;;中学生师生关系的结构、类型及其发展特点[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4期
2 王耘,王晓华,张红川;3—6年级小学生师生关系:结构、类型及其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03期
3 刘万伦,沃建中;师生关系与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1期
4 王晓华;王耘;;3~6年级学生及其教师对师生关系知觉的比较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厉飞飞;周一樨;;初中生的成就动机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年06期
2 苏昊;许霞;;初中生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3 谢立祥;;论班主任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1期
4 王梅;李薇;宋丹;;2008年天津市河北区部分初中生伤害相关行为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11年07期
5 苏昊;许霞;;初中生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6 杨秀清;;初中留守孩生活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8期
7 李艳慧;;初中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年04期
8 江萍萍;张天鹏;;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现状调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年10期
9 杨继平;王兴超;;父母冲突与初中生攻击行为: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05期
10 赵晶;陈传锋;;初中学困生的自我意识与自尊关系研究[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金辉;邹琴;;初中生的自我和谐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相关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林明方;郭敏;欧阳锋;;海南男、女初中学生主观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王春莉;廖凤林;;初中生自我概念落差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岳盈盈;寇_g;;初中生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雷丹;;初中生负面身体自我与家庭影响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刘效贞;张影侠;司继伟;;初中生的数学估计表现及其与元认知能力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汪洁;沈晓维;谢珊珊;李慧君;;绍兴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刘皓;殷小川;李婉君;;初中生意志品质结构的因素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金小苗;;初中生对学习成绩的知觉与学习满意感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王海梅;陈会昌;;初中生父母定向的自我建构的基本特点及变化趋势[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宁中学 朱国琼 张晓林;要重视强化初中生记忆力[N];四川科技报;2009年
2 蒋明 杜巍巍 沈岚;初中生易触“心理暗礁”[N];健康报;2003年
3 羊里镇辛兴中学 马同友;浅析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及对策[N];莱芜日报;2006年
4 郭夏生 陆丰市东海龙潭中学;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N];汕尾日报;2011年
5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沃建中;自强感动未来[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北京慧源心理中心 李玲;警惕网聊的慢性麻醉[N];健康报;2007年
7 张学英 本报记者 周芝敏;一切从“心”开始[N];黑河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徐蕾;少年,你为什么焦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9 罗照春;“留守孩”心里渴望阳光[N];健康报;2006年
10 刘琴;中职生:驿动的心寻求最佳平衡点[N];中国教育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2 方平;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发展特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3 蔡丹;初中生数学学习困难的认知加工特点[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晓琴;初中生问题行为影响因素及综合干预措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焦岚;心理生活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刘海燕;青少年恐惧情绪再评价调节脑机制fMRI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肖岑;青少年自我提升的发展及其与适应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陆洋;中学生担忧的一般倾向性和内容特殊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岳彩镇;对不同他人反思自我评价的记忆效应及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萌;初中生心理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瑜;初中生的学习情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卢荣梅;初中生的内隐自卑、羞怯与认知灵活性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韩荣涛;初中生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学业倦怠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5 李勉媛;初中生自尊的发展及其与师生关系、学业成绩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任智;理性情绪教育对初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干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绣蕊;初中生自卑感调查及其认知干预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8 胡云君;初中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9 陈月霞;《初中生心理健康问卷》的编制与验证[D];山西大学;2005年
10 芮银华;初中生性别角色问卷初步编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991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99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