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网络课程建设实践与经验
本文关键词:细胞生物学网络课程建设实践与经验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育教学模式的改变,远程网络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手段,网络课程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动下,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成为现代信息化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在新乡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网络课程建设中,从设计思路、结构组成、特色模块的构思到安排,均加入了一些特色内容,本文对网络课程建设过程的实践与经验进行总结和探讨。
【作者单位】: 新乡医学院生命科学技术系;新乡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 网络课程 实践
【基金】: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资助项目(编号:2009SJGLX209) 新乡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网络示范课程建设资助项目[编号:校教字(2009)10];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资助项目(编号:YJGLX200920)
【分类号】:Q2-4;G434
【正文快照】: 面对数量迅速增加的继续学习者和终生学习者,高等院校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学习者的需求,网络课程以其开放性、交互性和个性化受到人们的认可。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支柱学科,是培养学生基本知识、能力和科学素质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为了给多媒体课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翠美;梁军;曾火焕;;福建省高等学校网络课程开发与应用现状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佘远富;;地方高校推进课程网络化建设的实践途径[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年05期
3 张yN江;;高校网络课程可持续性发展的探索与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04期
4 任华;夏玲军;;网络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软件导刊;2010年04期
5 张艳芬;许重洁;杨保胜;张鑫旺;刘莹;;医学遗传学网络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评价[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许华;夏哲雷;卫力;;“电子测量技术”网络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宋清文;;计算机类课“教学做”一体化环境设计[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0年24期
2 万美芬;;浅谈高校网络课程教学现状及设计[J];科技风;2010年18期
3 章永晶;;关于多媒体教室的管理方法与建议[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02期
4 王聪睿;董卫华;王小引;单琳琳;杨保胜;;开放式教学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尝试和思考[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张小毅;潘国聘;韩效林;詹合琴;;药理学课程网络化与教学要素优化的探讨[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王治学;寇峰;;浅论对高校网络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0年23期
7 朱晓谦;李爱国;刘海凤;;应用“QQ群+飞信”互动平台进行眼科辅助教学的尝试[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红霞;杨保胜;张光谋;;基于网络的医学遗传学混合式教学初探[A];高等院校遗传学教学改革探索[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乐玉玲;基于网络课程评价规范(CELTS-22.1)的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晓娇;《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课程中“应答的反馈”部分设计与开发[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晓雪;姜伯东;边静;;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研究[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年02期
2 罗鸿斌;;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现状与思考[J];甘肃科技;2008年18期
3 孙续;;加强电子测量教学的思考和建议[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9年01期
4 朱凌云,罗廷锦,余胜泉;网络课程评价[J];开放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5 梁林梅,焦建利;我国网络课程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反思[J];开放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6 黄勇;;网络课程的共享及其实现[J];开放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7 邵晓明;;网络课程教学方法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8 何克抗;;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课程在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05期
9 周祥龙;孟克;;高校网络课程的校际协作学习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年26期
10 曾海文;;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年2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兰萍;王欢莉;耿荣庆;;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的体会[J];高师理科学刊;2006年02期
2 ;《细胞生物学杂志》投稿简约[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4年05期
3 ;第11届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暨西安细胞生物学国际会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年06期
4 刘宗愉;细胞生物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回顾[J];河南科学;1999年S1期
5 丁明孝;;承谨严之风,创科研之先——《细胞生物学》编写侧记[J];生命世界;2009年05期
6 李茂国;;新书介绍[J];细胞生物学杂志;1989年02期
7 惠丰立;微生物学理论课教学浅说[J];南都学坛;1997年06期
8 ;第三届国际细胞生物学大会简介[J];细胞生物学杂志;1985年01期
9 翟中和;贾敬芬;;Ⅲ届欧洲细胞生物学会议简介[J];细胞生物学杂志;1990年04期
10 ;《细胞生物学》[J];科学通报;2003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保胜;张光谋;丰慧根;单琳琳;黄艳梅;张靖;张继红;;细胞生物学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实践[A];河南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郭晓强;周强;;温“古”知“新”教学模式在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A];细胞·生命·健康——第十一届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暨2009西安细胞生物学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第11届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暨2009西安细胞生物学国际会议日程安排[A];细胞·生命·健康——第十一届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暨2009西安细胞生物学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第11届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暨2009西安细胞生物学国际会议报告时间表[A];细胞·生命·健康——第十一届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暨2009西安细胞生物学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刘宏颀;陈志南;;细胞生物学教材体系建设的一次创新性尝试[A];细胞·生命·健康——第十一届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暨2009西安细胞生物学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鲁润龙;;细胞生物学数学的初步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7 王晓娟;;环境激素DBP对拟南芥菜试管形态建成的影响[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郭慧君;成子强;李宏梅;王春阳;王树迎;;细胞生物学形象直观教学模式的建立及应用[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杨海波;陈兰英;李祺福;;姜黄素诱导人永生化表皮HaCaT细胞凋亡过程中核基质蛋白表达的变化[A];河南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第五届海峡两岸细胞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日程安排[A];第五届海峡两岸细胞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玮邋王芸彦;细胞生物学研究仍有许多艰苦工作[N];科学时报;2008年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吴晓东;细胞生物学的前沿课题[N];光明日报;2002年
3 黄辛;《细胞研究》影响因子达3.4[N];科学时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张强;陶一之:斗法流感病毒[N];科技日报;2007年
5 记者 王春;我科技期刊《细胞研究》影响因子达3.426[N];科技日报;2007年
6 刘永泉;人的衰老与hGH分泌量有关[N];科学时报;2007年
7 白毅;UXT蛋白可增强转录因子NF—κB活性[N];中国医药报;2007年
8 白毅;上海生科院抗禽流感科研主攻三大方向[N];中国医药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江世亮;永远的“多利”[N];文汇报;2006年
10 葛秋芳;美科学家培育出修理心脏的“导线”[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虎田;骨髓源神经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2 黄梅;1.染色体大片段的遗传操作 2.siRNA作用靶点的筛选和shRNA的转录调控[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6年
3 房龙后;细胞极性蛋白PAR-3调节DNA双链断裂修复的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7年
4 施裕丰;β-Arrestin1的核内功能:通过影响表观遗传修饰调节基因转录及其在自身免疫中的作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7年
5 韩锦铂;前体蛋白加工酶furin的天然抑制剂及相互作用蛋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7年
6 李雪盛;原位骨组织工程及其相关应用基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樊华萍;介导神经递质释放的SNARE复合体调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重摄取的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6年
8 曹芳;转录因子CaFlo8在白念珠菌形态发生和毒性表现中的功能作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年
9 毛旭明;白念珠菌Swi/Snf复合物在白念珠菌菌丝发育中的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6年
10 杨国华;IFITM1基因在干扰素-γ抑制细胞生长机制中的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玺丹;生物师范生“教师素质”目标达成度现状分析及教改设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应正宙;人PPPDE1基因的定点诱变及其细胞生物学功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3 王福启;人源极光激酶A在酵母中的表达、酶活性测定及细胞生物学指征[D];吉林大学;2009年
4 宁斌;组织工程学椎间盘种子细胞三维培养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5 何晓青;体外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及AFM的可视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6 刘芳;NM23-M1基因的原核表达、抗体制备及其生物学活性的初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7 陈思喜;膜片钳实验中吉欧封接的电极内气动微压力控制系统[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张际峰;中国大头蛙群系统关系研究及大头蛙和脆皮大头蛙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9 黄明敏;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对金鱼发育的调控作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志强;二甲亚砜通过作用于靶标RNA聚合酶提高转录活性[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214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921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