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大学生感戴与自我概念、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7 18:13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感戴与自我概念、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感戴 自我概念 社会支持 自我认同 自我满意 自我行动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感戴的特点及其与自我概念、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感戴量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42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①多数大学生对家人、社会给予他们的帮助心存感激,并以行动予以回报;②大学生感戴在不同性别(t=-2.265,P0.05),专业(t=2.112,P0.01)、是否独生子女(t=-2.534,P0.05)等方面有显著差异;③大学生感戴与自我概念、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r=0.567,0.321;P0.01);自我概念、社会支持对感戴有显著预测作用(R2=0.332)。结论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感戴。
【作者单位】: 长江大学教育科学系(荆州);
【关键词】大学生 感戴 自我概念 社会支持 自我认同 自我满意 自我行动
【分类号】:G444
【正文快照】: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人性优点和美德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感戴在心理学界的实证研究始于20世纪末,主要代表人物有埃蒙斯(Emmons)和麦卡洛(McCullough)等[1]。在我国,最早进行感戴研究的学者刘建岭认为,感戴是一种积极情绪,是受惠者在接受并认识到施惠者的恩惠之后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云献,扈岩;大学生感戴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小军;;西北初中生自我概念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6期

2 詹茂光;自我概念的研究及其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J];兰州学刊;2005年05期

3 赖勇强;;自我概念中自我认知的最初发展[J];红河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丛晓波;自尊的本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郭成;青少年学业自我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3 张雯;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岭;感戴: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D];河南大学;2005年

2 格根图雅;蒙古族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3 冯秋燕;大学生身体意象及其与抑郁、社交回避苦恼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4 赵小军;西北初中生自我概念、学业求助及基关系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郭峰;青少年社会自我问卷修订及西南地区常模编制[D];西南大学;2006年

6 马芳;大学生数学观的内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莉爱;初中生自我差异影响自我认知信息加工的实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春莉;大学生自我差异、归因风格和行为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慧渊;关于内隐自我信息加工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伟芳;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幼穗,吕勇,李维;当代民众信仰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心理学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3期

2 张奇;王锦;;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2期

3 马云献,扈岩;大学生感戴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5期

4 石林;情绪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综述[J];心理学动态;2000年01期

5 王极盛,李焰,赫尔实;中学生SCL-90信度、效度检验与常模建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建岭;感戴: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D];河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荣先;;大学生就诊心理特征及应对措施[J];大众心理学;2003年12期

2 齐原;;大学生情绪调节的现状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3 鲍丽;熊英;;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J];德州学院学报;2011年S1期

4 高燕;赵乃迪;苏展;;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调查[J];大众心理学;2009年02期

5 谢彦彦;;高职学生网络心理初探[J];才智;2011年17期

6 郭瞻予;;大学生自主性研究历史与现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郭中然;;大学新生的心理调适[J];大众心理学;2003年11期

8 胡雁波;;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6期

9 张志松;尹国兴;;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孤独感的关系探讨[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朱博;;浅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卫生及心理健康的因素[J];才智;2011年2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实习生 张婷邋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 段素菊 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 伍芳辉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讲师 袁光亮;引导比实践更重要[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杨晨光;教育部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题研讨班[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舒斌;我省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N];安徽经济报;2006年

4 ;我州特岗教师资教大学生陆续到位[N];恩施日报;2006年

5 沙琼;大学生郁闷时别“硬扛”[N];健康时报;2007年

6 郑祥渊;戴云山麓“高知村”[N];福建日报;2007年

7 通讯员 安立新邋记者 荣肖磊;我省2007年度“助学工程”受助生确定[N];河北日报;2007年

8 桑红;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常用办法[N];四平日报;2006年

9 周慧虹;就业大学生别被心理不适应难倒[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10 记者 赵大勇邋赵小羽;不善交友致大学生心理疾患,父母有责任[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5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马嵘;不同运动方式和情境对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8 张瑜;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9 张雯;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渭玲;媒体暴力信息对不同现实暴力接触大学生生理心理的不良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岚;大学生的感戴与其自我概念、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2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高迎浩;大学生愤怒情绪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4 阳柳青;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孙竟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6 石晓勇;大学生性别角色态度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7 杨琳娜;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8 冯红霞;体育院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特点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9 肖秋萍;团体心理咨询促进大学生自我接纳水平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王彦如;山西省大学生SCL-90的常模建立[D];山西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9893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9893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3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