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0 23:42
本文关键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小学教师 信息技术培训 影响因素分析 培训模式
【摘要】:教育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富强和民族兴盛,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并成为综合国力较量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几年随着教育环境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现代教育技术深入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严重冲击着传统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等方面。 信息技术要在教育中发挥作用离不开教师。再好的技术设备,没有教师的正确恰当的应用,,也不会带来真正的效益。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因此必须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中小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是保证中小学教师跟上时代步伐,提升信息素养,科学有效利用信息资源进行教学的重要保证。 本文主要研究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解决策略。通过对国内外信息技术培训现状入手,经过对比分析得出目前我们国内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并着重分析了影响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问题,以客观的视角去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培训中遇到的困境,以期能够改进信息技术培训的效果。 本文的创新点是:引入活动理论对培训活动进行分析;创建适合信息技术培训的模式;使用任务驱动法开展教学,并提供案例作为参考。 本研究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绪论。介绍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和本研究相关的理论。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确定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培训现状。 第二章中小学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需求分析。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一、通过对家长、学生和教师的访谈结果,分析出不同岗位的教师对信息技术培训期望;二、利用问卷调查获得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具体情况,并以此分析如何在培训中提供合适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 第三章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现状。从培训的内容、培训的形式以及培训过程的设计这三方面阐述当前培训效果低效的原因。 第四章影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因素。信息技术应用环境给教师教学方式和专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培训模式忽视不同教师的内在驱动力、教师自身的学习特点等内因和目前教育体系下制约培训效果的外因又给目前信息技术的培训带来了挑战。 第五章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策略。在学习活动理论指导下,对培训的目标、培训活动、使用的工具和培训效果的评价进行设计,得到指导教师培训的行动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创建培训模式,采用任务驱动法组织培训内容,为了提高培训效果建构教育培训机构。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信息技术培训 影响因素分析 培训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35.1;G43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1 绪论12-18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13
- 1.1.1 研究目的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4-15
- 1.3 研究方法15-16
- 1.3.1 访谈法15
- 1.3.2 问卷调查法15
- 1.3.3 文献调查法15-16
- 1.3.4 开发研究法16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16-18
- 1.4.1 活动理论16-17
- 1.4.2 建构主义理论17-18
- 2 中小学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需求分析18-26
- 2.1 利用访谈法获取教师的培训需求18-20
- 2.2 利用问卷调查获取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需求20-26
- 3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现状26-29
- 3.1 着重关注技术这一层面的培训26-27
- 3.2 忽视教师对新教育理念的接受能力27
- 3.3 忽视教师教学系统意识的形成27-29
- 4 影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效果的因素分析29-37
- 4.1 制约信息技术培训效果的积极因素29-31
- 4.1.1 信息技术整体应用环境的改变29-30
- 4.1.2 教与学方式的转变需要革新信息呈现手段和方式30
- 4.1.3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30-31
- 4.2 制约信息技术培训效果的消极因素31-37
- 4.2.1 目前的培训内容和形式很难改变教师的教学信念31-32
- 4.2.2 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同32
- 4.2.3 忽视教师作为成年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和需求32-34
- 4.2.4 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外部环境34-35
- 4.2.5 教育机制中的内耗35
- 4.2.6 缺乏配套的培训方法和体系35
- 4.2.7 缺乏配套的评价和评估体系35-37
- 5 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效果的策略和方法37-52
- 5.1 提高信息技术培训效果的策略37-40
- 5.1.1 培训要对教学活动的分析为基础,培训目标进行可视化的设计37-38
- 5.1.2 以培训目标为导向,设计具有情境化和真实性的培训过程38
- 5.1.3 从工具中介思想出发,在培训过程中给培训者配备多种支撑工具38-39
- 5.1.4 在培训中设置多元化评价方式,促进培训者的全面发展39-40
- 5.2 创建教师培训的模式40-41
- 5.3 采用任务驱动法组织培训内容41-47
- 5.3.1 案例一:任务驱动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43
- 5.3.2 案例二: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43-47
- 5.4 基于学科教学培训信息技术47-49
- 5.5 提供案例式的培训方式49
- 5.6 建构教师培训管理体系49-50
- 5.6.1 教师培训机构的管理功能49-50
- 5.6.2 教师培训机构的培训功能50
- 5.7 建立于现行教学体系配套的信息技术应用评价和评估体系50-52
- 结论52-53
- 参考文献53-56
- 附录56-58
- 后记(含致谢)58-59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倩苇,桑新民;网络环境下学习评价新模式的探索[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2期
2 赵德成;梁永正;;培训需求分析:内涵、模式与推进[J];教师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3 梁玉珍;;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的问题及对策[J];华章;2010年31期
4 严月娟;;构建有效教师培训模式的探讨[J];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5 郑太年;从活动理论看学校学习[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6 余新;;教师培训的本质、功能和专业化走向[J];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12期
7 王晓平;;教师培训:从功能、模式到管理[J];继续教育研究;2013年02期
8 王道福;蔡其勇;;“国培计划”教师培训“知识—能力—实践—体验”模式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07期
9 李娜;;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迁移影响因素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年10期
10 彭新实;日本的教师培训和教师定期流动[J];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严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700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070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