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对幼儿说谎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1 10:16
本文关键词: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对幼儿说谎的影响研究
【摘要】:早在十九世纪80年代,人们就开始对说谎行为展开了研究。近年来,对儿童说谎影响因素的探究也渐渐兴起。已有研究表明,执行功能、心理理论与说谎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这些研究大多只是收集某一年龄阶段儿童的执行功能、心理理论以及说谎的数据,并以此推断出二者与说谎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儿童在3岁时出现说谎行为,并且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也以3岁为临界点,从3岁开始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在4岁时达到转折。因此,本研究站在发展的角度上,选取了2.5-4岁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训练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的方式,观察说谎行为的变化。本文假设:执行功能是说谎行为出现的前提;心理理论是说谎行为出现的前提。 本研究共设计了两个实验:实验一和实验二。两个实验使用的说谎测试方法都是改编的“藏与找”游戏。实验分为四个阶段:前测-训练-后测-追踪。 实验一考察了执行功能和说谎之间的关系。其前测包括智力测试、心理理论测试以及执行功能的测试。根据执行功能的前测成绩,把被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改编的Heartflower任务作为实验组的训练内容,相应地,对照组也进行对照训练。经过为期五天的不间断训练之后,对所有被试进行一次说谎测试。隔一段时间之后,再进行一次说谎测试的追踪。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说谎情况,观察执行功能的训练是否能促使说谎行为提前出现以及提前出现的说谎行为是否具有稳定性。 实验二考察了心理理论和说谎之间的关系。其前测包括智力测试、执行功能测试以及心理理论的测试。根据心理理论的前测成绩,把被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用三个经典的心理理论任务以及包含心理状态术语的故事作为训练内容,对实验组被试进行隔一天一次的心理理论训练。相应地,对照组进行守恒任务训练,并且每次听取一个不包含心理状态术语的故事。训练持续两周,共六次。训练完毕之后,对所有被试进行一次说谎测试。隔一段时间之后,再进行一次说谎测试的追踪。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说谎情况,观察心理理论的训练是否能促使说谎行为提前出现以及提前出现的说谎行为是否具有稳定性。 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得到了以下结论: (1)2.5—4岁幼儿的执行功能是可以通过训练而得到提高的。 (2)经过执行功能的训练之后,儿童会更早地出现说谎行为。 (3)通过执行功能训练而出现的说谎行为,是具有稳定性的。 (4)2.5—4岁幼儿的心理理论是可以通过训练而得到提高的。 (5)经过心理理论的训练之后,儿童会更早地出现说谎行为。 (6)通过心理理论的训练而出现的说谎行为,是具有稳定性的。 两个实验的结果证实了本文的假设,即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都是说谎的前提。深化了执行功能和说谎以及心理理论和说谎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儿童 说谎 执行功能 心理理论 训练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4.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9-18
- 1 说谎的概述9-11
- 1.1 说谎的概念9
- 1.2 儿童说谎行为的发生9-10
- 1.3 儿童说谎的实验研究法10-11
- 1.3.1 “抵制诱惑”情境10
- 1.3.2 “评画”任务10
- 1.3.3 “垃圾礼物”范式10-11
- 1.3.4 窗口任务11
- 2 执行功能的概述11-15
- 2.1 执行功能的定义11
- 2.2 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11-12
- 2.3 执行功能的研究方法12
- 2.4 执行功能的训练及方法12-14
- 2.5 执行功能与说谎之间的关系14-15
- 3 心理理论的概述15-18
- 3.1 心理理论的定义15
- 3.2 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15
- 3.3 心理理论的研究方法15-16
- 3.4 心理理论的训练及方法16-17
- 3.5 心理理论与说谎之间的关系17-18
- 第二部分 研究的总体思路18-21
- 1 前人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创新18-19
- 2 研究思路和假设19-20
- 2.1 研究思路19
- 2.2 研究假设19-20
- 3 研究意义20-21
- 3.1 理论意义20
- 3.2 实际意义20-21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21-55
- 1 实验一:执行功能对幼儿说谎的影响研究21-36
- 1.1 研究目的21
- 1.2 研究假设21
- 1.3 研究方法21-22
- 1.3.1 被试21
- 1.3.2 实验设计21-22
- 1.4 实验程序22-27
- 1.4.1 被试筛选22-23
- 1.4.2 前测23-26
- 1.4.3 训练26-27
- 1.4.4 后测27
- 1.5 结果分析27-33
- 1.5.1 前测28
- 1.5.2 训练28-30
- 1.5.3 后测30-33
- 1.6 讨论33-34
- 1.6.1 2.5-4岁儿童执行功能的训练情况33-34
- 1.6.2 执行功能与说谎之间的关系34
- 1.7 结论34-36
- 2 实验二:心理理论对幼儿说谎的影响研究36-55
- 2.1 研究目的36
- 2.2 研究假设36
- 2.3 研究方法36-37
- 2.3.1 被试36
- 2.3.2 实验设计36-37
- 2.4 实验程序37-49
- 2.4.1 被试筛选37-38
- 2.4.2 前测38
- 心理理论发展量表38-45
- 2.4.3 训练45-49
- 2.4.4 后测49
- 2.5 结果分析49-53
- 2.5.1 前测49
- 2.5.2 实验组的训练49-50
- 2.5.3 后测50-53
- 2.6 讨论53-54
- 2.6.1 3-4岁儿童心理理论训练的情况53
- 2.6.2 心理理论与说谎之间的关系53-54
- 2.7 结论54-55
- 第四部分 总讨论与结论55-58
- 1 讨论55-56
- 1.1 执行功能的训练55
- 1.2 说谎与执行功能之间的关系55-56
- 1.3 心理理论的训练56
- 1.4 说谎与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56
- 2 结论56-57
- 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的建议57-58
- 参考文献58-64
- 附录A 实验组故事训练64-70
- 附录B 对照组故事训练70-76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6-77
- 致谢77-7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傅根跃,孙永珍;幼儿面子谎行为与面子意识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长英;心理状态术语对3-5岁汉语儿童错误信念理解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219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121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