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同一性与自尊、依恋及同伴关系
本文关键词:自我同一性与自尊、依恋及同伴关系
【摘要】: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是个体体验到的一种关于自我的连续感和一致感。建立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期个体最重要的发展任务。近年来,有关自我同一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趋势性研究和相关研究上,自我同一性与家庭因素如父母教养方式、亲子互动等的研究较多。本文主要从学校教育因素角度出发,探讨自我同一性与自尊、依恋和同伴关系的联系。
【作者单位】: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
【关键词】: 自我同一性 自尊 依恋 同伴关系
【基金】: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2年度立项规划课题(批准号:Ⅻ307)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引言青少年期被心理学家称为“自我的第二次诞生期”,也是个体由童年向青年过渡的一个关键时期。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个体最重要的发展任务是建立稳定的自我同一性,并以此来克服同一性扩散带来的各种危机。青少年在解决了“暂时远景对时间混乱”、“自我肯定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华;张索玲;宁微;;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影响青少年自尊的路径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11期
2 陈建文;王滔;;国外关于整体自尊研究的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2期
3 阎国良;;大学生社会支持及其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3年02期
4 李文道;邹泓;赵霞;;大学生同一性发展及其与亲子依恋的关系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华洪波;王冬冬;王茂林;张利兵;鲍红梅;;大学生学业拖延、自我同一性状态及其关系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1期
6 宋婧;;高中生时间洞察力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研究[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3年01期
7 王树青;陈会昌;石猛;;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发展及其与父母教养权威性、同一性风格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02期
8 陈建文;王滔;;自尊与自我效能关系的辨析[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4期
9 张林;李元元;;自尊社会计量器理论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4期
10 赖建维;郑钢;刘锋;;中学生同伴关系对自尊影响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福泉;苏虹;;某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2 周红梅;;大学生具体领域自我同一性发展状况研究——以菏泽学院为主案例[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王树青;宋尚桂;;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亲子依恋、因果取向之间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年01期
4 商磊;程琳;;论硕士研究生自我同一性从延缓型到成就型的转变[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5 奚彦辉;姜颖南;;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实现路径的新思考——兼论高校人文素质课的崭新价值[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刘经兰;王丽霞;;大学生元情绪与自我同一性关系的探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冯波;常秀芹;;中小学生自尊发展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1期
8 黄列玉;邓冰;王加好;邓厚才;田艳;张宛筑;王凤;;942名医学生自我同一性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刘睿;傅丽萍;;论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基于“合法延缓期”的思考[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赵清清;高科;张进辅;;四川地区地震两年后中学生自尊与自我效能感调查[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海燕;工读生与普通生父母依恋与行为问题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的对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周围;积极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4 贺平海;论自尊与自由[D];上海大学;2010年
5 于凤杰;青少年早中期的个人目标及其家庭、同伴背景[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t$;中学生学业成绩稳定性对自我效能感及自尊影响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颜芹哥;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彩霞;小学儿童师生关系与其焦虑状况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蒋丹;大学生自我认同与宿舍人际关系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瑜;高中生职业生涯探索及其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刘中霞;青少年同一性风格的发展与个体健康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吕雪皎;职业同一性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付建丽;高职生自我增强与自尊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杜频;与“青少年依恋”结合的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常微微;安徽省某地区中学生早期问题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梅;青少年自尊发展的特点及其与同伴接纳的关系[J];北方论丛;2002年05期
2 龚惠香,,袁加勇,范钧;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与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5年04期
3 丁伟国;;从中日大学生自我同一性视角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23期
4 王希华;张哲;;学校人际关系与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3期
5 李强;魏倩;姜琨;;金融危机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演变及教育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年06期
6 张丽华;韩慧敏;;自尊结构研究新趋向——自尊的双重结构模型[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赖建权;胡学华;;四川省师范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庞维国;韩贵宁;;我国大学生学习拖延的现状与成因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9 张青方;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青年研究;1998年05期
10 崔光成,赵阿勐,陈云辉;性别、年级、人格特征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关系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香;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同一性地位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2 于海波;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孙大强;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存在焦虑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谈有花;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5 关雪菁;折扣机制与任务性质对学业拖延行为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金艳;不同依恋类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陈保华;大学生学习拖延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徐娜;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姜海燕;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求助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赵晓红;高中生自我同一性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路径[D];聊城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英豪;;3-8岁儿童自尊发展研究现状及其对儿童教育的启示[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郭金山;西方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的解析[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2期
3 陈晶;;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确立[J];教育评论;2007年02期
4 彭永东;;自我同一性理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张鑫;李昌庆;傅金芝;;自我同一性理论及其应用[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吴婷婷;杨一平;;生涯发展辅导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影响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Z1期
7 李齐;薛继婷;;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分析和调整[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杨绿;谢闻麒;;自我的嬗变——弗洛伊德与埃里克森自我理论之比较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年10期
9 李红梅;;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心理策略[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李丹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确立[J];青年文学家;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列玉;邓冰;曾亚萍;孙娥;王加好;田艳;邓厚才;;942名医学生自我同一性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建飞;王振宏;;90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及其社会承诺[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何文广;;完美主义与自尊关系的初步探讨[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姚凯;;基于自尊水平和项目沉没成本的承诺升级研究——来自对巴林银行倒闭的思考[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5 张旭;;初中生自尊水平与认知加工偏向效应关系的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王争艳;刘静;赵冬艳;;青少年依恋和自主性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李亚真;;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生涯自我效能与生涯成熟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王倩;;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孙大强;李军素;郑日昌;;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存在焦虑感关联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王倩;杨晶晶;;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回龙观医院 副主任医师 刘华清;何时让孩子分床睡[N];家庭医生报;2009年
2 王静;揭示自我同一性的“问题”作品[N];文艺报;2010年
3 强洪;武汉:吸烟青少年自尊水平低[N];中国妇女报;2005年
4 北京大学 郝坚;在激励评价中提升自尊[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北京市丰台区第五幼儿园 杨志敏;“我不去幼儿园”[N];中国教育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靳晓燕;不容忽视的女孩问题[N];光明日报;2011年
7 胥晓琦;亲子“依恋”宝宝健康[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8 记者 黄萱;培养青少年健康人格关乎民族复兴[N];人民政协报;2010年
9 长沙铁路医院 邹新元;宝宝为何怕上幼儿园[N];大众卫生报;2003年
10 ;宝宝入园家长莫急[N];河北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永康;大学生角色认同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万增奎;道德同一性的心理发展与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树青;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个体因素与家庭因素[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梁晓燕;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崔淑丽;3D互动式教学法在视听说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田录梅;自尊的认知加工偏好及其对情感反应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娟;高自尊异质性现象与自尊的神经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罗家有;农村中学生暴力遭遇的流行病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申自力;自尊情感模型假设的检验[D];中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帆;工读学校学生依恋及其与自我同一性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岚;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珍;大学生亲子依恋、自我同一性与职业探索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丽芳;留守儿童自尊的特点及其家庭影响因素[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黄嘉敏;澳门失业人员的自尊、感知社会支持及生活满意度初探[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宏坤;中学生主观社会支持、自尊与道德价值观的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7 胡卓;大学生自我构念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8 王玲;高中生自尊、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鲁蕊;自我评价、自尊与创造性关系的实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秀华;男性服刑人员的自尊、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360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136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