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软件学习积极性欠缺的原因分析及评价标准
本文关键词:社会软件学习积极性欠缺的原因分析及评价标准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软件 学习积极性 原因分析 学习质量评价标准 深度访谈 社交媒体
【摘要】:《2014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指出,社交媒体的使用将成为未来1-2年内改变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一种趋势。目前许多研究普遍表明,学生在使用社会软件学习时,教学效果普遍得到提高,但在社会软件教学实验中发现,学生使用的积极性和投入度并不高,学习共同体并没有自然而然地产生。通过采用与学生的深度访谈方法,分析了社会软件学习积极性欠缺的原因,归纳出八条主要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教师要将社会软件平台上的教学表现纳入学生成绩评价体系中,并基于SOLO(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理论,给出了博客、微博、QQ三种社会软件的学习质量评价标准,以明确社会软件使用的目的,供教师和研究者借鉴,期望能促进社会性学习与正式学习的融合,顺应数字化无缝学习的新发展。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基金】: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社会计算环境下e-Learning教育应用创新研究”(课题编号:10YJA880148)的阶段成果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电子课本出版与生态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1AXW001)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电子课本生态发展的研究”(课题编号:2012BTQ001)资助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引言《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教育”一词的描述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新华词典》中对“教育”一词的描述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两个词典对教育的描述都离不开“社会”一词,学生最后离开学校教育,都要进入社会,成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忠伟;;博客在教育传播学课程中的使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2 NMC地平线项目;龚志武;吴迪;陈阳键;苏宏;黄淑敏;吴杰锋;陈木朝;;2014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3 袁凤贞;肖小明;樊希国;;Wiki与中学化学教学的整合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年02期
4 郭晓英;;博客技术与大学英语写作的整合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年13期
5 吴永和;刘雪;马晓玲;;社会计算环境下e-Learning教育应用创新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6 郝兆杰;孙仲娜;;给大学英语教学围上“围脖”[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06期
7 薛红果;;基于Wiki的协作式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10期
8 郝兆杰;;微博在“C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1期
9 袁磊;陈晓慧;张艳丽;;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研究——以“摄影基本技术”课程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07期
10 疏凤芳;赵呈领;万力勇;黄磊;段峰峰;;基于QQ群的网络课堂交互特性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方U,
本文编号:11366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136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