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社会转型时期教学论建构的中国意识

发布时间:2017-11-20 10:17

  本文关键词:社会转型时期教学论建构的中国意识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转型 中国意识 地方性 教学论


【摘要】:历经逾百年学习西方,中国已经处在一个需要审视、批判和检讨西方发展模式,以独立、自主的眼光去甄别、分析和看待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真实问题,从而推进中国社会历史性转型的历史时刻。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不仅为教学论提供了重构的契机,也提出了重构的时代诉求。在这一重构中,需要破除鸵鸟心态、古代意识形态和西方意识形态以及自我中心主义,以大气、开放、包容的心态,在融汇"古今中西"的基础上,建构作为"地方性教学论"的中国教学论。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关于教学理论的“自主性”问题,学术界已有较多讨论。通观已有研究,多是从文化自觉的角度对教学理论的本土化、中国化加以阐述。然而,本土化和中国化这类表述似乎隐含着一种逻辑,即我们的教学理论必须建立在模仿西方教学理论,将西方教学理论“化”为我用的意味。为避免这种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石中英;;教育中的民主概念:一种批判性考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4期

2 于述胜;;也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历史意识”——基于教育研究的理论思考[J];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3 李志岭;汉字、欧洲字母文字与中西思维方式的关系[J];外语教学;2002年03期

4 汪行福;历史意识与“历史的公用”——哈贝马斯的历史哲学[J];学海;2004年06期

5 郑杭生;;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转型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娜;新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汪昌华;;教学中个体差异性平等的内涵及实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梁占歌;张振华;;建构主义思想对体育教育的启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姜智慧;;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多元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于师号;;基于角色转换的大学语文教学新模式[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刘旭东;论教育对生活世界的回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唐静萍;关于体育教学方法研究和改革的几点思考[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8 郜跃辉;;论校长与教师关系不和谐的原因及对策[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钱民辉;;略论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钟家莲,叶新源;论信息文明对人文教育的影响[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东华;;“培优辅差”的内涵及其实现[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南卷)[C];2012年

2 覃兵;;二十年来我国教学原则地位研究之综述——与教学论诸范畴关系的讨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3 覃兵;;二十年来我国教学原则体系构建状况的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4 覃兵;;论我国二十年来教学原则的批判反思与创新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5 鲍金小;扎木苏;;“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6 郑杭生;陆益龙;;把握交融趋势,推进学科发展——论当代中国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的关系[A];走进原生态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10卷[C];2010年

7 钟凤培;;浅谈因材施教促进全体学生发展[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湖南卷)[C];2013年

8 韦岚;;变革中的社会与个体——中国社会转型的危机之透视[A];上海青年政治学论坛(2012)论文集[C];2012年

9 赵玉来;;转型中国的法律制度变革之道——以法律监督为样本的观察[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上)[C];2013年

10 尤琳;;农村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的乡村关系研究[A];全国博士生论坛“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与农民问题”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5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燕玉铎;我国高等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于景辉;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董玲;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彭国强;2000-2008年美国、英国体育教学研究状况及趋势[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张登科;非线性学习策略下基于ASP.NET教学平台的设计和开发[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李晓;语言符号与货币的通约性初探[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李微微;高校旅游专业实施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倪萍;高中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殷燕;论话题设计在小说教学中的实施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徐敏;职高单招班语文课前预习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劳凯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学理意识和方法意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王炳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历史意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郭元祥;论教育研究的历史意识与逻辑意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1期

4 胡大平;日常生活的时间意识与历史意识的时间性[J];江海学刊;2000年02期

5 何齐宗;;简论教育科学的历史意识[J];教育评论;1989年02期

6 孙立平;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J];社会学研究;2005年01期

7 申小龙;许国璋汉语汉字思想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04期

8 汪行福;历史意识与“历史的公用”——哈贝马斯的历史哲学[J];学海;2004年06期

9 郑杭生;新型现代性与中国社会学[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5期

10 郑杭生;杨敏;;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对理论创新的积极作用——一种社会学分析的新视角[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临虎;体育教学论研究探蹊[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杜德栎;教学激励论——教学论研究的一个新视野[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杨改学;为新世纪教学论研究奠基——《教学论研究二十年(1979~1999)》评介[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4 徐继存,赵昌木;教学本质追问的困惑与质疑——兼论教学论研究思维方式的变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11期

5 曹洪顺;语文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培养刍议[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沈小碚,王牧华;教学论学科研究的进展与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张楠;当今教学论研究的主要趋势和特点[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04期

8 郭德红;对教学论研究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04期

9 沈小碚,赵永勤;规范与表述:对教学论研究对象的认识[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王鉴;实践教学论论纲[J];学科教育;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梁建国;;“问题引领,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认识与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集[C];2014年

2 孙玉华;;俄语篇章教学论[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3 李向东;;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现状及趋势[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安徽省广德中学 吴亮奎;教学论研究请关注“中国”的课堂[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高华程 桓公;教学论研究应直面现实[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谢利民(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学科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专业学科带头人);教育研究也要下理论的“基层”[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平凯;新视野 新起点[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5 宋晓梦;教学论应回归教学“原点”[N];光明日报;2006年

6 田慧生;凸显时代精神的教学论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创建一流的教学科研型师范大学[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钟启泉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新课程改革开启中国课程发展新纪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本版编辑 本报记者  郜云雁 实习生 王健红 杜岩岩;不能遗忘的俄罗斯[N];中国教育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娜斯佳(Zheldak Anastasiia);近20年俄罗斯教学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改革[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2 赵荷花;学习的教学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菲;试论我国20世纪90年代元教学论研究的成就、问题、价值[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潘艳;论教学对生活的背离与回归[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史金榜;教学倾听艺术[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勇;教学回归生活:理想与现实[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5 陆明玉;从对象性思维到反思性思维——教学论研究思维方式的新走向[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6 赵伟;交际教学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7 韩亚梅;探究教学及其实施现状调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璐琳;动摇的基础:哲学对教学论研究的作用趋势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严权;教学模式的嬗变[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玉凤;论教学经验[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067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2067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4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