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大学生自我状态、应对方式与生命意义感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9 01:26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自我状态、应对方式与生命意义感的相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生命意义感 自我状态 应对方式 相关


【摘要】: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大学生面对激烈的学业竞争、多样的价值取向、复杂的人际关系、严峻的就业形势等情况,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个体逐渐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精神问题,甚至发生自杀等极端事件,我们认为这源于个体的生命意义感的缺失。因此,,本文基于自我状态、应对方式、生命意义感等概念,探索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期使大学生了解自身的人格特征与生命意义感状况,澄清在面对压力时的应对方式,这有助于大学生清楚的认识自己,从而追寻自己的生命意义并且体验自己的生命意义。同时有助于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无论是生命教育课堂,还是在心理咨询中,帮助大学生接纳自己,更加理性的面对压力,更加积极的对待生活和学习,更加勇敢的去追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为他们将来进入社会打下基础,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在分析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与种种表现,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来探索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自我状态、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全国七所院校35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进行定量分析。 本研究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他们积极地去追寻生命意义,但是对于生命意义感的体验却不高。生命意义感总分与人生意义寻求维度在是否获过奖、家庭经济状况均存在显著差异。 第二,大学生的自我状态的总分处于中等水平。五种自我状态得分按高低排列顺序为:照顾型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顺从型儿童自我状态,五种自我状态的分布状况属于完满型。大学生的自我状态在性别、是否独生、是否获奖、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所在地上存在显著差异。 第三,大学生采用的应对方式的顺序是:解决问题、幻想、求助、退避、合理化、自责。大学生在处理面对生活事件、压力事件等应激事件时更多的是采用成熟的应对方式。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在性别、是否获奖、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 第四,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与自我状态、应对方式之间存在密切相关。大学生应对方式在生命意义感与自我状态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卫,刘玉新,金盛华;大学生压力与应对方式特点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杨眉;李佳慧;;人际沟通分析学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与效果检验[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邓李肇;;高校心理辅导员修辞策略的PAC分析[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08期

4 方一红;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高校心理素质教育[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刘煊;;浅谈PAC相互作用理论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8年06期

6 钟萍;;应用PAC人格理论提高护士人格水平的策略思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护理专辑);2006年S2期

7 谢琴;大学生应对方式的校别、性别及焦虑水平差异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金佩华;陈玲洪;;自我状态量表(Ego-gram)的信效度检验[J];管理科学文摘;2008年Z1期

9 谢杏利;邹兵;黄中岩;;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活目的、生命意义感的关系[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年10期

10 张紫薇;高婷婷;;TA理论在电视访谈节目中的应用分析——以《金星撞火星》—金星对话干露露母女为例[J];才智;2012年30期



本文编号:12357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2357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b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