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开放且系统的新加坡教育管理体系

发布时间:2017-12-04 11:04

  本文关键词:开放且系统的新加坡教育管理体系


  更多相关文章: 新加坡教育 教育管理体系 重庆师范大学 校长队伍 教育均衡 教育学院 学习时间 教育质量 学习过程 入学成绩


【摘要】:正为了提高我市中小学和中职学校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市教委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合作开展重庆市"卓越教育管理人才培养项目"。2012年5月11日,我通过严格的笔试和面试,成为被录取25名学员之一。该项目学习时间一年,前半年在重庆师范大学,后半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2013年2月28日,我们25名同学一同飞往新加坡,开始了我们的学习生涯。
【分类号】:G533.9
【正文快照】: 为了提高我市中小学和中职学校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市教委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合作开展重庆市“卓越教育管理人才培养项目”。2012年5月11日,我通过严格的笔试和面试,成为被录取25名学员之一。该项目学习时间一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鹏;;新加坡:教育加速经济转型[J];科教文汇;2005年Z1期

2 魏春洋;杨晓龙;;宽容、开放、务实的新加坡教育[J];世界文化;2007年08期

3 张谊冬;陈怀勇;;新加坡政府导向的教育经济价值观[J];商场现代化;2008年12期

4 ;新加坡教育将以价值为导向[J];教育与职业;2011年31期

5 王勤;新加坡的教育发展与改革[J];外国教育动态;1987年05期

6 黄建如;;新加坡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初探[J];外国教育研究;1987年01期

7 ;新加坡教育的特色[J];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8 陈家生;培养人才 发挥潜能──新加坡教育状况印象谈[J];外国教育研究;1996年04期

9 郝宏桂;略论新加坡社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J];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10 李惠娟;;新加坡教育的感悟[J];教书育人;2006年3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延昭;;教育新模式,共促新发展——新加坡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运用[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2 孔剑;;浅谈新加坡本科光电课程教育[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及协作委员会2009年全体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蔡水清;;新加坡培育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教育措施[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4 汤洁文;;在审视中思考 在思考中奋进[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5 贺圣达;;儒家学说与新加坡的精神文明建设[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6 郭伟伟;;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成功实践——透视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虞峰;;浅谈淡马锡经验对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思考[A];浙江盐业(2013年第4期总第153期)[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啸天 编译;以色列加入“进口”新加坡数学教育行列[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2 奚正东;双重认证护航中国留学生[N];成都日报;2007年

3 刘妮;沈阳与新加坡合作渐入佳境[N];沈阳日报;2007年

4 通讯员 戴兴海邋记者 双生;南京与新加坡教育“深度结亲”[N];南京日报;2007年

5 见习记者 陆振华;新加坡的“官媒”[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奚正东邋本报记者 宋舒娟;新加坡大学任你选[N];成都日报;2008年

7 新加坡特派记者 刘禹兵;新加坡教育的国际地位居前三名[N];今日信息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石镇;新加坡以顶级酬劳吸引全球人才[N];西部时报;2009年

9 记者 黄颖;把成都与新加坡的交流合作推向深入[N];成都日报;2010年

10 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 胡乐乐;新加坡教师信约发挥力量[N];中国教育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锦文;中医学在新加坡的历史现状研究及其前景展望[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寿清;实用主义主导下的新加坡教育[D];云南大学;2010年

2 乔文华;新加坡国家认同的构建及其与现代化关系[D];西北大学;2009年

3 杜文玲;中国和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路径比较探析[D];安徽大学;2010年

4 林婀苗;美国、日本和新加坡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因素比较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5 朱莎;美国、新加坡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高婷;中国、新加坡学校德目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7 邹瑞睿;新加坡国立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朱小明;论新加坡小学的华文成语教学[D];暨南大学;2006年

9 曾明鸣;提升质量:近十年来新加坡学前教育改革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丽建;新加坡高等教育对经济贡献的量化研究及借鉴[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507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2507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f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