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园建筑非教学空间互动性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1 08:09
本文关键词:小学校园建筑非教学空间互动性设计研究 出处:《郑州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小学校园建筑 互动式教学模式 互动空间 非教学空间
【摘要】:素质教育的推行,促使教学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固定班级授课制,而是呈现出开放、互动的教学形式。素质教育是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文明程度的快速提高而应运而生的,它强调学生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互动式教学模式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类型,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全方位、多层次的交互活动。作为人生初级教育阶段的小学教育,,小学校园建筑是承载着孩子们发展个性、学习知识、培养综合能力的场所,而课堂之外的非教学空间对促进小学教育的全面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研究小学校园建筑非教学空间的互动性设计对于小学的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营造小学校园建筑互动性的非教学空间的目的是激发人与人之间多样的交流互动,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以小学阶段儿童的心理行为特点为基准,运用环境心理学、教育学和行为学及建筑学的基本设计理论来探讨小学校园建筑中非教学空间的互动性设计问题。在资料整理及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总结我国目前的小学现状,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小学建筑非教学空间实例,分别从辅助教学的图书资源中心、廊空间、中庭空间、底层架空空间等对小学校园建筑的非教学空间互动性进行研究探讨,运用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从而归纳总结出小学校园建筑的非教学空间的互动性设计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24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邓小军;常丽莎;姚安海;;浅议日本小学开放式教学空间的设计思想[J];华中建筑;2008年10期
2 罗念安;朱小平;;当代儿童教育理论的发展与小学校舍人性化设计[J];华中建筑;2009年02期
3 刘俊肖;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5年02期
4 张嗣烨;;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J];建筑学报;2010年01期
5 郭英钊;;台达电那玛夏民权小学[J];建筑学报;2013年04期
6 ;无锡太湖新城小学[J];建筑学报;2013年12期
本文编号:13153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315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