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虚拟学习社区的建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3 20:41
本文关键词:中小学生虚拟学习社区的建构策略研究 出处:《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虚拟学习 社区在线学习 学习者行为 个性化学习 虚拟社区
【摘要】: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正突显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如何才能将网络资源正确、有效的利用在中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是目前所面临的一个相当棘手的课题。 虚拟社区是目前在网络中使用十分广泛的交流互动平台,它已经运用在人们生活中的各种领域,如电子商务、产品研发、团队管理以及教育领域等。而以学习为主要目的虚拟学习社区利用了虚拟社区的网络优势,与真实学习社团相比,它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交互方式,学习者可以很方便的参与到问题的探讨与研究中,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经验,也可以寻找到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更能开拓学习者的视野,增进学习者与其他参与者的情感交流与团队合作精神,而更重要的是有效促进了知识的共享和信息的传播效率。但通过文献调研发现目前虚拟学习社区在中小学教育管理方面的应用还非常少,其研究也相对薄弱,,本文就中小学虚拟社区的建构要素进行探究,结合虚拟社区的网络优势与中小学阶段学生的特殊性,通过研究国内外文献和现有案例,总结中小学虚拟学习社区的形成的特点,通过行动研究法,以笔者已建立的一个面向中小学生、教师的虚拟学习社区——“学海载舟”(www.xuehaizz.cn)为实践平台,从基本环境、用户行为支撑以及社区资源库建设的角度提出中小学虚拟学习社区的建构策略,为有效建立中小学生虚拟学习社区提供参考。 本文在第一章中从分析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背景和现状入手,确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对中小学生虚拟学习社区形成的特点进行探究;第三章根据“学海载舟”等案例以及虚拟学习社区的定义入手分析中小学生虚拟学习社区建构过程中的影响要素;第四章根据三大影响要素提出构建策略,包括平台环境建构策略、用户行为支持策略以资源库建设策略;第五章对研究进行总结得出结论,通过在“学海载舟”虚拟学习社区中应用三方面的构建策略,让这个社区在功能、UI设计以及资源管理上收到了成效。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红;;斯金纳的程序教学与远程教育的契合[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刘洋;刘冰;;虚拟学习社区中教学策略的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年09期
3 沈莉,李贵洋;网络教学系统中促进自主学习的设计[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4 王粤;孟魁;张根度;;一种虚拟社区信任机制模型的构建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年20期
5 邱恕洁;;中小学开展网络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6 刘蕤;;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及激励机制探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年08期
7 王傲;刘宝瑞;;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过程中的知识信任度研究[J];情报科学;2012年09期
8 张立新;米高磊;;高校网络课程中生成性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19期
9 陈丽霞;;构建基于P2P的网络虚拟学习社区[J];现代教育技术;2006年01期
10 辛飞飞;刘凯;;基于Java/CORBA的虚拟学习社区系统的设计[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本文编号:13254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325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