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
本文关键词:新加坡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 出处:《教育学术月刊》2013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新加坡 教育功能 教育改革 教育发展 实用主义
【摘要】:新加坡在独立建国时生存环境的严峻,使其对自身的生存安全保有脆弱感与现实感,也因此经济发展一直被视为其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因此,新加坡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分析新加坡独立建国以来四次重大教育改革历程可以发现:新加坡政府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秉持着"务实原则",让教育系统所培养出的人力资源持续配合不同时代的产业需求,即"教育发展为经济服务"。
[Abstract]:Singapore's survival environment is so severe that it has a sense of vulnerability and sense of reality for its own survival security. Therefore,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en regarded as a prerequisite for the existence of its country. Therefore, one of the main objectives of education reform in Singapore is to promote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alysis of the independence of Singapore since the four major education reform process can be found: the core idea of the Singapore government education reform is to uphold the "pragmatic" principle, different times of industry demand continues to let the education system to cultivate human resources, namely "education development for economic service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分类号】:G533.9
【正文快照】: 一、前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资料,新加坡1993年人均GDP(依购买力平价计算,单位:国际美元)突破20,000美元;2012年人均收入达到60,410美元,名列全球第3名。[1]而在世界经济论坛(WEF)所发表的世界竞争力报告中,新加坡在最近4年都保持在前3名。[2]新加坡耀眼的经济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松赞;;新加坡的英才政策与英才教育[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2 刘宏伟,孙艳艳;新加坡德育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1年01期
3 周素勤;浅析新加坡的华文教育[J];东南亚纵横;2003年05期
4 辛慧丽;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及对中国的启示[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陈梅;;新加坡私立学校的质量认证体制[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08期
6 法利德·扎卡利亚;鲁洁;;两种教育制度的优劣[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08期
7 郭平;;新加坡:开学第一天 小二带小一[J];小读者;2010年09期
8 翁静晶;;新加坡的教育[J];杂文选刊(中旬版);2010年01期
9 徐文龙;亚洲风暴冲击下为何仍居世界竞争力第二——今日新加坡考察报告[J];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05期
10 王春鹏;新加坡:教育加速经济转型[J];上海教育;2005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汉民;林海;;谈谈在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发挥心理教育功能[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2 孙俊三;谢丽玲;;论西方教育功能理论的历史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李培和;屠德;;试论学校体育与德育的关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甘肃卷)[C];2010年
4 张晓昭;孙忠宝;;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在新加坡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杨焕英;;儒家伦理与独立后的新加坡道德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6 蒋士会;;教育结构与功能的历史透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7 雷克啸;章炳良;;陈嘉庚的兴学实践和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王飞跃;;我的教学梦[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9 曹天忠;;论雷沛鸿的教育现代化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陈延杭;;集美学校教育推广部对闽南教育的推动[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宇;新加坡出现另类补习班[N];中国社会报;2006年
2 记者 张伟;新加坡教育部长来鞍考察[N];鞍山日报 ;2006年
3 ;“远程教育的作用可真大啊!”[N];杭州日报;2007年
4 林峰;国际象棋的教育功能[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郭柏林(作者系铜川矿务局第一中学教师);素质教育应强化对学生的教育功能[N];铜川日报;2006年
6 记者 柳萍;宜昌选派十名教师赴新加坡教汉语[N];三峡日报;2007年
7 李长春(作者为中山市讲师团成员,,中山市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发挥教育功能 推动文化发展[N];中山日报;2006年
8 记者 鄢玲;充分发挥革命史教育基地作用[N];秦皇岛日报;2008年
9 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国际课程中心主任 李绮娴邋李們 姚浩宇 编译;在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取得平衡[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山东淄博第二中学 燕洪伟;走马观花新加坡[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梁艳;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新闻媒体教育功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世民;错位与抉择[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冯国平;跨国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邵陵;反省与求证:四川藏区教育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王莉颖;双语教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茹;新加坡儒家伦理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尧;中国与新加坡学校德育比较研究及启示[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3 吴鲁平;新加坡教育产业的发展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陈伟峰;MDIS中国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秦莉;中国与新加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德育比较[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冬梅;中国新加坡课程文化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龚昊;新加坡学校德育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彭宗朝;中学建筑的教育功能与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郜影;新加坡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10 申长忠;农村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功能探析[D];河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442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344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