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项目教学法初探.pdf 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发布时间:2016-10-27 11:51

  本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项目教学法初探——以“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网友799474576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项目教学法初探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中国大学教学 2011年第2期56 傅四保,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讲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项目教学法初探——以“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为例傅四保摘要:本文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项目教学法的设计与实施进行解读,并以“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为例,探讨怎样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项目任务的设计,项目活动的探究等,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科研能力。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项目教学法;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项目教学法的指导意义项目教学法,实质上就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就是在真实情境中,借助教师的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与同学广泛交流,不断地解决疑难问题,从而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项目教学法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都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真实任务或活动的重要性,强调小组协作学习,强调学生在不断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项目教学法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可包括探究导向学习、问题定向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这三种学习模式。1.项目教学法开展问题定向学习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中,提倡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问题可以是项目、案例或实际生活中的矛盾,且必须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的真实任务。这样有利于加强记忆的语义表征与动作表征,从而有利于学习的情境化与学习动机的形成。问题定向学习要求学习者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在开发问题解决策略的同时,获得学科基础知识与技能,即利用问题刺激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引导学习者的思考并鼓励学习者尝试各种问题的解答[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项目教学法首先就安排了一个可以引发学习者组织概念、设计活动、展开调查的驱动性问题。驱动性问题的设计必须是可行的、情境化的、有价值的且有意义的,同时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不能限制太多,以免影响了学习者自主解决问题的空间。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学习者围绕某个问题或某项任务,根据自己的原有经验积极地展开探索,发现新知识,锻炼和培养新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以及职业能力。2.项目教学法开展探究导向学习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中,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各种教学因素只是作为一种广义的学习环境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布鲁纳在从事发现学习的研究时就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有助于学生独立探究的情境,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而不是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项目教学法就强调了学生是整个项目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是自己项目完成的负责人,知识是由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因此采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探究模式,教师不直接向学生传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采取积极的学习行为、独立自主的学习态度,进行自主探究、自行发现问题、寻找各种可能的对策,并试图解决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3.项目教学法开展小组协作学习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强调小组协作学习,它能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小组任务中,在此过程中相互沟通、相互协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促进意义的建构[3]。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之间不同意见的交流、争议、综合有助于学习者建57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在讨论中,学习者之间对立的观点、不同的思路,可以更好地引发学习者发散自己的思维;可以将任务负担分布到各个成员身上,从而可以使学习者完成单个学习者难以完成的复杂任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项目教学法就是以项目小组的形式开展[4],并辅之以教师或社会专家的指导、咨询与协助。学习者为完成项目这一共同目标而努力,在小组内交换思想,交流意见,争论有效方法,增长见识。尤其在各小组解决项目问题时,他们交替发挥各自的作用,多方合作而形成了项目学习共同体,使个人的能力和才华不断被发现和发展。各个成员在项目小组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达到了社会化的学习效果。二、项目教学法在“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教育技术工作者从事教育技术科学研究所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是一门为解决教育问题、探讨教育未知、创建教育理论提供基本思路与方法的工具性学科。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过程和技能,学会选择有意义的研究课题,运用科学的方式进行信息处理,并能撰写出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研究论文。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项目教学法非常适合应用于“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课程教学中,其对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学生在完成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并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也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1.准备阶段,强调了问题定向、情境化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问题为核心驱动力和学习环境的创设,其认为设计合理的驱动性问题或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引导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较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合乎学习者知识水平的驱动问题或教学情境是引发学习者学习兴趣、保持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问题定向与情景化学习可以帮助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来同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的知识无法同化新知识时,就需要对原有知识进行修改或重建,以适应新知识。在“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首先通过设计一个驱动性问题、创设一个研究的情境,“假如现在需要你申报一个科研项目,你应该如何选择你的研究课题、设计你的研究方案、开展你的研究过程呢?”接着,教师给出具体的科研项目的研究方案,通过对这个研究方案的分析,引出建构教育技术研究的几个关键步骤,并向学生讲解了这几个关键步骤的知识点。通过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发散他们的思维,选择一个既切实可行又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课题,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并让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为学生后来的探究学习奠定了基础。2.实施阶段,实现了探究导向、小组协作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尤其是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倡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各种教学因素作为一种广义的学习环境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学生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独立探究的情境,作为学生的帮助者和指导者,让学生自己思考,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在“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的实施阶段,知识都是学生自己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并利用自己的原有知识进行新知识的意义建构。从选择项目的研究课题、设计项目的研究方案、开展项目的研究过程到总结项目的研究成果,整个过程都体现了项目活动的探究性。在课程教学的准备阶段,学生只是对科学研究的关键步骤有一定的了解,接着要自己创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并设计出自己课题的研究方案,通过实际的科学研究探索,最后总结出自己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小组协作学习,认为学习者通过协作,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和思维同群体共享。小组成员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可以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实现共同的目标,促进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12>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系统无法检测到您的Adobe Flash Player版本
建议您在线安装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 在线安装


  本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项目教学法初探——以“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52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552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a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