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借鉴认识论的历史意义与发展走向
本文选题:比较教育 切入点:认识论 出处:《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摘要】:教育借鉴通常被视为比较教育的核心功能,这与比较教育借鉴认识论的历史传统有着直接的关联。比较教育借鉴认识论由朱利安最早倡导,后经库森、曼恩以及巴纳德等人的进一步发展,成为比较教育非常重要的历史传统,这不仅对于比较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而且对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教育制度和促进各国教育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比较教育借鉴认识论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为了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就应当研究教育借鉴的模型结构、重视教育借鉴的实践研究和关注教育借鉴的本土生长。只有这样,比较教育借鉴认识论才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Abstract]:Educational reference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the core function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which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historical tradition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learning from epistemology.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Mann and Barnard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historical tradition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which has not only played a historic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Moreover, it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various countries. However, comparative education also faces some challenge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meet these challenges effectively. Therefore, we should study the model structure of educational reference,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practical research of educational reference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local growth of educational reference. Only in this way, can comparative education learn from epistemology develop sustainably.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比较教育理论体系研究”(10YJA880013),项目负责人:陈时见
【分类号】:G40-05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代其平;乌申斯基的民族性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J];外国教育动态;1988年01期
2 彭虹斌;;比较教育功能的时代转换:从借鉴到理解[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3 王学风,冯增俊;试析当代世界比较教育学的发展趋向[J];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4 项贤明;教育:全球化、本土化与本土生长——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观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李云鹏;;比较借鉴与本土实验[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6 大卫·菲利普斯;钟周;;比较教育中的教育政策借鉴理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7 乔桂娟;原芳;;乌申斯基比较教育思想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11期
8 徐曼;;贺拉斯·曼与美国十九世纪公立学校运动[J];文教资料;2007年29期
9 朱旭东;;论比较教育研究的多重性[J];教育学报;2010年01期
10 廉晓洁;王翠;;库森比较教育思想评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含韫;社会互动视野中的新型师生关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王凤玉;衡菲菲;;塔潘与吉尔曼大学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单中惠;;君主之鉴派与君主教育理论的发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 杨永明;;论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陈秀玲;董泽芳;;课堂是什么——几种不同的社会学研究取向[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李定仁,王兆t,
本文编号:1662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662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