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从《比较教育研究》载文剖析我国比较教育的研究现状

发布时间:2018-03-29 18:45

  本文选题:《比较教育研究》 切入点:比较教育 出处:《比较教育研究》2014年02期


【摘要】:本文从6个方面对2009~2011年《比较教育研究》刊载的702篇论文进行了内容分析。研究发现,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继续走向多元化、综合化;本土化研究以高等教育为主要关注点,家庭教育研究崭露头角;目的论研究主要围绕教育决策、学校管理和课程改革展开;英美教育仍是国别教育研究的主流,以世界体系和区域体系为分析单位的外国教育研究已形成一股新兴趋势;学科理论和学科范式是学科建设研究的主要对象;国内外比较教育学者思想研究中,以王承绪比较教育思想最受关注。
[Abstract]:In this paper, 702 articles published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from 2009 to 2011 are analyzed from six aspects.It is found that the research paradigm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continues to be diversified and comprehensive; the native research focuses mainly on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research on family education emerges; the teleological research mainly revolves around educational decision-making.School management and curriculum reform: Anglo-American education is still the mainstream of n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and the foreign education research based on the world system and regional system has formed a new trend.Discipline theory and discipline paradigm are the main objects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Wang Chengxu's comparative education thought is the most concerned in the research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0-05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商秀梅;陈时见;;中国大陆比较教育学科体系研究的内容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2 高潇怡;刘俊娉;;论混合方法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具体应用——以顺序性设计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3 金美福;查英;;论埃德蒙·金比较研究方法论之“生态学的”特性——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目的的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4 O.B苏霍姆林斯卡娅;肖u&;;以苏霍姆林斯基的名义与中国教师共勉[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5 高峰;;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与幸福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6 易连云;邓达;;新媒体时代比较教育研究面临的挑战与选择[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7 叶赋桂;;中国的美国教育研究三十年[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8 王英杰;;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成绩、挑战与对策[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9 生兆欣;;“学科”,抑或“领域”?——中国学者对比较教育学科性质的探寻[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10 张斌贤;陈瑶;祝贺;罗小莲;;近三十年我国教育知识来源的变迁——基于《教育研究》杂志论文引文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维;陈勇;;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热点的可视化研究:基于关键词的共词分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黄维;梁莉;;中国教育经济学机构合作网络的特征及演变(1980-2010)[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 李印;;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4期

4 蔡宝来;李磊;;比较教育学科重建:方法论、话语体系及未来走势[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03期

5 马多秀;;构建中层理论:教育理论研究本土化的可能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6 齐艳;;混合方法研究及对我国护理研究的启示[J];护士进修杂志;2010年16期

7 岳贤平;;教育研究知识产权共享的经济学分析——以CSSCI期刊数据为例[J];高教探索;2011年02期

8 刘倩;何小勇;;我国高校德育研究热点及其知识基础图谱分析(2000-2009年)[J];高教探索;2012年02期

9 尹绍清;褚远辉;;比较教育价值取向的发展与演变[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杨淑萍;魏新岗;李德显;;英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与前沿主题的可视化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黄维;陈勇;;中国教育经济学发展趋势的知识图谱研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黄维;陈勇;;中国教育经济学合作网络的社会网络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梁燕玲;比较教育实证分析范式的变迁及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何穗;上海、加州两地化学课程内容的微观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素萍;比较教育的范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褚远辉;比较教育的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唐林伟;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明妍;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兴趣教学手段的开发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董利丹;比较教育相对主义分析范式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张涛;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D];西南大学;2012年

4 徐秀娟;中俄小学数学教科书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文光;初中数学教科书“数与代数”领域的中美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贾晓华;中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田月;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资源的整合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周三红;高等教育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调查与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梦琪;美国教育政策研究发展变化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安黎黎;混合方法研究的理论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邦平;国外比较教育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动态;1991年01期

2 薛理银;比较教育的诸要素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3年03期

3 王英杰;大学校长与大学的改革和发展——哈佛大学的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1993年05期

4 滕大春;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比较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2期

5 朱旭东;比较教育研究的学术制度化和规范化[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6 项贤明,葛岳静,李艳玲;大众化过程中高等教育结构的变迁——美国的经验与我国的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7 朱旭东;康德尔的比较教育研究范式——民族主义的国家与教育发展理论[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8 王璐;从文化视角透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9 郭元婕;世界比较教育论坛大会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10 谷贤林;关于比较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林剑;[N];中华新闻报;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商秀梅;陈时见;;中国大陆比较教育学科体系研究的内容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2 胡勇;王陆;;在线学习者的自我评价与反思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3 金兼斌;;网络舆论调查的方法和策略[J];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4 丁亮;祁型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科书政策的内容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赵利霞;;国内SOLO分类评价理论研究文献综述:1998-2008[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19期

6 陈雪柏;张浓芳;;网络学习中异步交互的分析研究[J];软件导刊;2010年07期

7 刘e,

本文编号:16823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6823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9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