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教育中的“反智主义”:思想根源与中国语境

发布时间:2018-04-05 06:29

  本文选题:反智主义 切入点:理智主义 出处:《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年03期


【摘要】:教育中的"反智主义"为一种对待知识、理智的态度和行为。这种态度和行为主要表现为对知识教学、理智培养的反驳、否弃、怀疑、嘲弄和改造。教育中的"反智主义"表现形式多样,在不同的语境下所指不同。"反智主义"主要源于知识与政治、文化的斗争关系,其既有来自外部因素对知识、理智的挤压,又有来自知识、理智对自身的反思。就中国语境而言,反智主义是一种长久的思想传统和教育实践。它有着和西方语境甚至完全不同的特质和作用,常常会成为一种追求真知、崇尚理性精神的桎梏。重塑知识的理想、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智力)、锻炼理性批判力和养成思维的乐趣等,显然更为紧迫和重要。
[Abstract]:Anti-intellectualism in education is an attitude and behavior towards knowledge and reason.This attitude and behavior are mainly expressed in the teaching of knowledge,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of refutation, rejection, doubt, ridicule and transformation.Anti-intellectualism in education is manifested in various forms and in different contexts. "Anti-intellectualism "is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struggle between knowledge, politics and culture. It comes from external factors squeezing knowledge and reason, and also from knowledge and reflection of reason to itself."As far as Chinese context is concerned, anti-intellectualism is a long-term ideological tradition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It has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context, and often becomes a shackle of pursuing true knowledge and advocating rational spirit.It is obviously more urgent and important to remould the ideal of knowledge, to improve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intelligence, to exercise rational criticism and to cultivate the fun of thinking).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大学青年教师自我认同的形成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BIA130077]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贺昌盛;孙玲玲;黄云霞;郑雪;王琴;;“反智主义”笔谈[J];当代文坛;2009年02期

2 肖鹰;;韩寒神话与当代反智主义[J];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3 曹永国;;在做什么,抑或知道在做什么——教师的前提性反思的危机与重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01期

4 曹永国;;“祛希望化”教育研究:症候及其批判[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01期

5 曹学聪;;“反智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表现[J];粤海风;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占伟;;视觉霸权反思与多重审美感知重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林颐;;“自我”的两个维度——读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3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李霞;论儒道生命观的理性精神及其历史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6 王列生;主体缺席的概念晚餐——关于当代文学批评失态的一种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7 方军;海德格尔的真理观——兼谈一种思维方式的革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杨丽萍;;论教师实践知识及其彰显[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胡沫;张加明;;走在生存向存在途中的人的意义世界[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10 潘德荣;诠释学:从主客体间性到主体间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光炜;;一个被重构的“西方”——从“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看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廖全京;;存在之镜与幻想之镜——读阿来长篇小说《尘埃落定》[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4 邓俭;;自我生存之“无”的突破——解读《野草》中的存在之思[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周国文;;人文奥运与公民伦理[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6 刘金才;;中日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隔膜[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7 朱军;;网络和家乡——网络时代的存在论浅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8 曾鹰;;现代性悖论与技术文化的批判策略探略[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盛国荣;;论技术的社会活动过程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10 马永波;;生态整体主义与新诗发展的一个可能路向[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明珠;米兰·昆德拉小说叙事形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健;雅克·拉康的文学伦理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李军;侦查权下沉之检察监督制约模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崔鲮丽;中国古典诗词时间审美感悟的三种境界[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金生伟;竞技篮球运动表演艺术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姚洪阳;试论人机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考量[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罗丹;“人肉搜索”的伦理学考察[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周可;反智主义与林语堂文化理想的人文偏至[J];河北学刊;1996年04期

2 孙正聿;;前提批判的哲学理论——一种哲学研究范式的自我阐释[J];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01期

3 曹永国;;从信仰到职业——一个对教师专业化的省思[J];教育学报;2012年02期

4 姜峰;沈从文创作中的审美主义与现代性问题[J];学术探索;2004年06期

5 张鸣;;韩寒的影响力[J];中华儿女;2010年11期

6 周宪;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J];哲学研究;2000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评论员 笑蜀;[N];南方周末;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亚文;邓珊珊;;中国语境下的“能动司法”:语义与实践[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11期

2 王建平;;对中国语境下“科学挤压人文”命题的审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3 刘同舫;;中国语境的现代性及其现实意义[J];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4 曹永国;;教育中的“反智主义”:思想根源与中国语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年03期

5 沈佩萍;;反思与超越——解读中国语境下的治理理论[J];探索与争鸣;2003年03期

6 乔同舟;;“媒体与移民身份认同”研究:从西方经验到中国语境——以农民工为重点的文献考察[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7 王曜;朱国华;;超越虚假的二元对立:后现代理论与中国语境[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任达轩;;中国语境下的“阿拉伯之春”解读[J];北京教育(德育);2011年11期

9 艾秀梅;谈中国语境下的日常生活问题[J];求是学刊;2005年02期

10 王建平;;对中国语境下“重理轻文”命题的审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汪志强;;困境与进路:中国语境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2 蒋永福;;图书馆核心价值及其中国语境表述[A];第五次全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冯中华;;论中国语境下的检察一体化[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严蓓佳;法治中国语境下的司法[N];人民法院报;2014年

2 公安部十三局 丁国强;法治建设的中国语境[N];检察日报;2011年

3 广西大学法学院院长 教授 张军;司法能动:中国语境下的选择与进路[N];人民法院报;2010年

4 ;董开军:司法公信需要良好的司法环境维系[N];法制日报;2012年

5 杨洁萍;清华大学举办中国当代艺术与资本论坛[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超;当代中国语境下能动司法的合理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鄢冰;中国语境下的能动司法及其限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3 崔规定;中国语境下“能动司法”的理论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135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7135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8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