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信息生态视角下的“吴地文化遗产”网络课程设计

发布时间:2018-04-16 02:09

  本文选题:信息生态 + 吴地文化遗产 ; 参考:《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10期


【摘要】:从信息生态的视角,将网络课程划分为生态个体期、生态种群期、生态群落期、信息生态期以及未来的知识生态期。信息生态期的网络课程设计,需要借助云计算、智能移动设备和社交网络等技术,整合不同的课程资源,形成线上线下混合的信息生态系统。"吴地文化遗产"网络课程的目标是面向大众和中小学生提供文化遗产知识学习和技能实践,具有开放性、社会性课程服务的特征。通过信息生态资源、教学活动的设计,整合不同课程资源,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文化遗产知识的信息生态链,实现在关系中学和分布式认知的联通主义理念。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ecology, the network course is divided into ecological individual period, ecological population period, ecological community period, information ecological period and future knowledge ecological period.The design of online courses in the information ecological period requires the use of cloud computing, smart mobile devices, and social networking technologies to integrate different curriculum resources to form an online and offline information ecosystem. "The goal of the network course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Wudi is to provide knowledge and skill practice of cultural heritage to the public and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pen and social curriculum service.Through the design of information ecological resources,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curriculum resources, it is helpful for learners to construct the information ecological chain of cultural heritage knowledge, and to realize the concept of connectivity in relation middle schools and distributed cognition.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教育技术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感知和虚拟仿真技术的‘吴地文化遗产’网络课程研究”(课题编号:12YJAZH14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吴地文化遗产网络知识服务研究”(课题编号:14BTQ040)
【分类号】:G434;G1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孙传远;刘玉梅;;网络学习生态系统构建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2 韩刚;覃正;;信息生态链:一个理论框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年01期

3 娄策群;周承聪;;信息生态链:概念、本质和类型[J];图书情报工作;2007年09期

4 靖继鹏;;信息生态理论研究发展前瞻[J];图书情报工作;2009年04期

5 林君芬,余胜泉;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现状与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桂荣;朱文静;;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生态建设[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武传花;李医民;;一类云杉蚜虫与其天敌相互作用模型的自适应模糊控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2期

3 申世广;费文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生态性探讨——以东海县城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7期

4 汤博;李俊生;罗建武;;湿地生态风险评价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3期

5 胡剑平;;人文视野里的审丑危机与夹缝中的生态写作教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6 常娜;;基于网络英语在线学习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2年06期

7 李兴锋;;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化学品污染防治立法完善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郑迅;黄天慧;陈丽;;远程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9 阿英嘎;孙久喜;;“211工程”大学体育网络平台建设现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10 倪向阳;马永军;;科技期刊关键词的标引及其信息传播生态效果[J];编辑之友;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王莹;谢百治;门鹏;;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课程系统设计与反思[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莹;谢百治;门鹏;;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课程系统设计与反思[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3 刘金梅;刘建设;;远程教育中的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模式比较与现状分析[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4 刘伟章;张洁芳;;电子政务行政生态与信息生态理论评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陈仙波;戚丽英;;生态城市建设与生态旅游——以浙江省安吉县为例[A];生态城市建设与生态危机管理——中国未来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文立;孙振钧;;生态学视角下现代动物营养学的发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晓旭;李世雁;;环境保护中关心动物对人有利的科技解读[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十二章)[C];2014年

8 李旭;;遵义市“四在农家”活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A];遵义市基层组织与基层民主建设研究[C];2012年

9 王磊;张涛;;基于云的高校移动校园生态链的构建研究[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凡;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吴礼龙;基于信息生态的竞争情报系统构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袁烨;基于生态理论的企业信息系统重构[D];吉林大学;2011年

5 周承聪;信息服务生态系统运行与优化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德胜;创新型中小企业基因及作用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孟祥江;中国森林生态系统价值核算框架体系与标准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8 齐莉丽;社保基金信息生态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洪文艺;生态饭店的理论构想及实现途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10 刘长灏;循环经济输入输出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云斐;游泳网络互动教学法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耿卉;《远程教育学》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湘;近年来我国高校课程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麦立庚;基于Moodle平台的职业培训系统设计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米滢;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欧阳剑;泛在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组织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王丽彬;高校公共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网站开发与效果评价[D];南昌大学;2010年

8 王小军;档案信息传播中的信息生态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郝熙;基于模糊评价的网络教学监控模型的设计与实现[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王俊;B2B在线支付价值协同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琦,张建伟;信息时代的整合性学习模型——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生态观诠释[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2 李长玲,邵景;信息与知识价值链[J];图书与情报;2004年03期

3 周道玮,盛连喜,孙刚,张喜军;生态学的几个基本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4 张豪锋;卜彩丽;;略论学习生态系统[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4期

5 韩晓玲;;网络学习的生态观解析[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6 王陆,冯红;远程教学/学习系统中影响学习质量的五种因素[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7期

7 南国农;我国22年电教发展留下的三笔宝贵财富[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10期

8 冯锐;任友群;;学习研究的转向与学习科学的形成[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9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10 谢艳阳;张秀梅;;在线学习生态系统中远程学习者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宿晓华;网络学习生态视角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妍;;外语网络课程设计模式实践探讨[J];职业技术;2009年11期

2 林莹;;基于建构主义的高中英语网络课程设计[J];海外英语;2013年14期

3 王岩;吴丽萍;;基于连接主义的大学英语网络课程设计[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4 艾格平;开放英语网络课程设计[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5年04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马婧莹;;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网络课程设计策略[A];吉林省第二届中小学教师优秀科研成果评选获奖论文汇编(特等奖)[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艳;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箭;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昝辉;基于博弈理论的网络课程设计范式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4 汪莉;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剑光;网络大学生特征在网络课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6 罗扬;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7 范郭昌骅;基于目标导向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方薇;情境型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9 尚亚丽;基于自主学习的成人网络课程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金红娥;注意力技术在网络课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568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7568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2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