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体验:职前教师专业素养形成的有效途径
本文选题:课程体验 + 职前教师 ; 参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05期
【摘要】:教师专业素养的形成一方面取决于教师入职后的专业化培训和自身的实践与思考,另一方面取决于其职前所受的教育及感知方式。在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下,如何把握和实施课程,建构有效的课程教学体系,拓展专业发展途径,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专业素养,成为教师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课题。职前教师可以在激活专业课程、拓展实践类课程、强化科研类课程的体验中,积淀思想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优化自身作为未来教师的学习方式和教育能力。
[Abstract]:On the one hand, the formation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quality depends on their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their own practice and thinking, on the other hand, it depends on their pre-service education and perception. Under the new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 how to grasp and implement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 an effective curriculum teaching system, expand the way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students, It has become a focus of attention for teachers and educators. Pre-service teachers can accumulate ideological, knowledge and ability qualities in activating professional courses, expanding practical courses and strengthening the experien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ourses, so as to optimize their own learning methods and educational abilities as future teachers.
【作者单位】: 嘉兴学院平湖校区;
【基金】:2012年嘉兴学院教学改革项目(重点)《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多维度实践教学研究》(项目编号:85151209)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3年重点课题《学前教育阶段教师教育行为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SB113)的系列成果之一
【分类号】:G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孟燕平;;数学文化与学生的学习方式[J];数学通报;2009年03期
2 马金岭;;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祁金善;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房林玉;工具理性主义课程樊篱及其超越[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0期
4 刘静;;新模式下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合作策略[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8期
5 赵景春;;优化继续教育课程设计的实践与探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赵景春;;构建教师行动教育中的实效性课程体系——以教学课例为载体的继续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刘儒德;论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冯帆,戚红军,刘印祥;计算机教学与学员综合素质培养[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9 黄倩;;反思教学与英语语篇语用阅读能力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10 陈大伟;;观课议课的文化观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虹;;现代教材观视野下的高校教材建设创新研究[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2 程红艳;;论杜威的教育环境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和震;;简论杜威的知识观及其对教育的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何杨勇;;对美国STW改革的评论——一种批判的视角[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张存建;;杜威的逻辑观[A];2007年全国现代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4 宋燕;大学教学学术及其制度保障[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罗利群;人神交往中的教育[D];西南大学;2011年
7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8 徐瑾R,
本文编号:18842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884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