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网络教学的创新实践探索
本文选题:民族院校 + 公共计算机 ; 参考:《民族教育研究》2014年03期
【摘要】:目前民族院校公共计算机教学正面临学生基础差异大、教学形式单一、学时少而教学内容多等问题。传统课堂教学与以网络教学平台为基础的E-learning相结合的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模式是解决公共计算机教学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当前网络教学的现状,介绍了中央民族大学基于开源平台Moodle开展混合学习的实践过程,并对如何开展网络教学提出了建议。
[Abstract]:At present, public computer teaching in Ethn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facing the problems of large difference in basic students, single teaching form, less learning time and more teaching content.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and Blended Learning based on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E-learn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teaching of public computers. At presen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etwork teaching is introduced, and the practice process of mixed learning based on the open source platform Moodle of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is introduced, an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carry out the network teaching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民委教改课题“民族院校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3005)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跃良;唐小娟;;利用混合式学习改革高校教学的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2 黄荣怀;马丁;郑兰琴;张海森;;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3 严莉;杨宗凯;刘三女牙;;关于高校教师与网络教学的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4 马志强;;Moodle课程学习活动设计研究现状评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10期
5 张伟远;段承贵;;网络教学平台发展的全球合作和共建共享——2012国际Moodle大会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10期
6 李肖锋;王倩;张龙革;;虚拟学习社区中社会存在感的影响因素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7 吴建华;陈菁华;;基于信息素质结构特点的教学设计研究[J];情报科学;2010年12期
8 万力勇;;e-Learning综合应用平台的演变规律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9期
9 吴东醒;;网络环境中面向混合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06期
10 詹泽慧;李晓华;;混合学习:定义、策略、现状与发展趋势——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柯蒂斯·邦克教授的对话[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哲;白静;;网络课程设计的组织模型与发展方向[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2 张晓星;张晓畅;;学校教育中运用混合学习模式进行公民教育[J];才智;2011年11期
3 肖立章;何玲;张露月;;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立体化教学课程设计探索[J];成功(教育);2011年23期
4 张万仪;张莉;;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策略[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宁顺青;;自主学习与基于Moodle的《英语听力》网络课程建设[J];长沙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6 罗滨;;网络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优势互补设计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03期
7 苟超群;刁永锋;周茂丽;;SAKAI平台在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8期
8 曾祥翊;;从国际学者对话透视教育技术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9 王丹;;网络环境下高职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探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侯慧玲;;基于Moodle的C语言自主学习网站设计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2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宗世英;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治勇;基于网络日志的师范生自主学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瑾;基于Cesim平台的E-learning教学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才文;混合学习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狄晓暄;以混合式教学改善远程教学效果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毅;基于混合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程明凤;基于SNS的混合学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魏丽丽;JITT教学模式及其网络支持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赤丽娟;网络环境下高中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郑珠;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阮叶平;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学习设计与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魏小迪;交互理论在信息化学习环境构建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伟远;吴廷坚;;网上学习理念两次变革的国际研究——“网上学习理念变革的国际研究”系列文章之三[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11期
2 冯晓英;陈青;曹凤余;;新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托尼·贝茨博士访谈录[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7期
3 王楠;乔爱玲;;在线学习活动本质及理论基础探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1期
4 刘清堂,杨宗凯,付琴;可重用的学习对象及其应用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5 黄荣怀,张燕,张进宝;基于学习策略的大学生网上学习活动设计——“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案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6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7 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8 赵呈领,万力勇;学习内容管理系统:e-Learning的第二次革命[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9 叶海松;季隽;;Moodle的二次开发与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10 王陆;马如霞;;意见领袖在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中的作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皮介郑;信息素质理论与教育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2 王莹;军队院校本科生信息素养标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3 王陆;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向海华;中美大学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曾晓牧;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3 马越;中学信息技术课中针对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量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林国泰;网络资源型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余东先;网上学习活动设计的现状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许亚锋;Moodle功能插件二次开发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7 阳春萍;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09年
8 金志;网络学习中人的主体性的迷失与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丽珍;创新发展:民族院校的选择[J];学术探索;2000年03期
2 郎青;民族院校开展远程教育的对策[J];民族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3 王健;我国民族院校发展状况及对策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10期
4 马志强;民族院校招生制度改革初探[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5 邓光瑜,陈建党,,陈世华;计算机在民族院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民族教育研究;1994年03期
6 李继兵;市场经济中的民族院校德育[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7 张昆,李天德,崔百宁;民族院校电磁学实验教学之浅见[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8 马麒麟;在邓小平教育理论指引下探索民族院校教学改革的新路子[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1999年03期
9 图道多吉;进一步办好民族院校为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提供智力支持──写在江泽民总书记为全国民族院校题词发表之际[J];中国民族;2001年07期
10 高瑞;追求综合实力的跨越式发展[J];中国民族;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建刚;隋惠权;王振;覃丽坤;高凌霞;;民族院校土木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讨[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十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吴琼英;;论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对策[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3 李芳青;;应用价值工程与提高民族院校的功能价值[A];中国价值工程辉煌成就20年(1978—1998)[C];1998年
4 康龙丽;;民族院校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A];高等院校遗传学教学改革探索[C];2010年
5 王维波;;网络环境下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实验研究操作方案[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康俊;;发挥民族院校的优势和特色 努力办好自然科学学报[A];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第三集)[C];1994年
7 杨放;何江川;蒙昌勇;伍小花;;全国五所民族院校十七个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因子分析[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8 李梅;陈亚飞;;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班新生入学适应性问题的调查研究[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朴文一;;序一[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乔世明;;民族院校环境法教学实务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万能;坚持科学发展观 努力办好民族院校[N];贵州日报;2009年
2 ;中国第一所民族院校[N];人民日报;2000年
3 闵伟轩;筚路蓝缕写华章 继往开来铸辉煌[N];中国民族报;2010年
4 中央民族大学科研处处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余梓东;民族院校科研工作:着眼国计为民生[N];中国民族报;2009年
5 陈立鹏;准确定位:民族院校发展的前提[N];光明日报;2009年
6 夏静;民族院校负责人研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之路[N];中国民族报;2009年
7 闵信;国家发改委将安排资金 支持民族院校建设[N];中国民族报;2010年
8 周仕兴;全国民族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会议在邕召开[N];广西日报;2008年
9 俸兰;委属民族院校在改革创新中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4年
10 杨胜才;发挥特色:民族院校立校创业的基石[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遂周;我国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邱世兵;中国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陆继锋;中国民族院校办学理念的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4 包永全;“三重认同”为核心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张俊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院校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6 郑白玲;特与不特[D];西南大学;2008年
7 吕佩臣;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蔡琼;中国民族院校发展中的文化转型[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刘雪莲;民族院校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问题研究与理论探讨[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马腾;民族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际语语用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甘露;民族院校学科群建设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2 姚金雨;我国民族院校国际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赵贤迪;生态位理论下我国民族院校发展定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罗杨;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5 闫豫;民族院校普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6 余易文;民族院校学习性投入调查[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7 胡俊;民族院校在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
8 欧阳yN兰;我国少数民族院校特色发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陈良伟;社会文化变迁与新时期民族院校研究生教育革新[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向薇玮;民族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889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888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