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建造的设计——四川栗子坪自然保护区熊猫监测站的材料、系统与施工
本文选题:建造 + 集成设计 ; 参考:《建筑学报》2014年04期
【摘要】:通过四川栗子坪自然保护区熊猫监测站项目的建筑材料以及系统的选择,基础、外围护和屋顶等组件构造设计以及现场施工组织,讨论了一种尊重建造约束的设计方式,从中获得设计启发的可能,以及集成设计方法对建成物建构品质的影响。
[Abstract]:Through the selection of building materials and system, foundation, structural design of components such as outer enclosure and roof, and sit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of panda monitoring station project in Liziping Nature Reserve, Sichuan Provi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a design method that respects construction constraints. The possibility of obtaining design inspir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integrated design method on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the building.
【作者单位】: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
【分类号】:TU201;TU2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东光;朱竞翔;;基座抑或撑脚——轻型建筑实践中基础设计的策略[J];建筑学报;2014年01期
2 爱德华·F·塞克勒;凌琳;;结构,建造,建构[J];时代建筑;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解旭东;王贵杰;郝赤彪;;建构理念引导下的旧工业建筑表皮的更新设计[J];城市问题;2013年05期
2 王爱梅;;2010年世界博览会西班牙馆的设计分析[J];山西建筑;2009年27期
3 王骏阳;;《建构文化研究》译后记(上)[J];时代建筑;2011年04期
4 王骏阳;;《建构文化研究》译后记(中)[J];时代建筑;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国萃;论工艺技术对建筑品质的作用[D];清华大学;2012年
2 王丹丹;森佩尔三个文本的形式原则比较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3 郑小东;建构语境下当代中国建筑中传统材料的使用策略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雯燕;现象学视角下,,当代建筑设计策略的再思考[D];深圳大学;2011年
2 辛善超;当代自然观与技术语境下的有机建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熊锋;基于建构视角的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湛;城市景观空间的建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5 丛鑫;中国传统木结构榫卯的建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6 陈志东;透空砖砌建筑表皮的表现力及其室内光影表现力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刘梦彪;厦门港务局港区更新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8 黄冠南;砖砌建筑表皮的地域性表达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郭可为;“理性”与“真实”[D];重庆大学;2012年
10 徐伟;构思·图示·制作·搭建[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朱竞翔,王一锋,周超;空间是怎样炼成的?——巴塞罗那德国馆的再分析[J];建筑师;2003年05期
2 张东光;韩国日;朱竞翔;;轻型建筑系统的山地营——四川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宣教中心[J];建筑学报;2013年09期
3 朱竞翔;夏珩;张东光;孔德钟;;轻型建筑塑造的教育场所 云南大理陈碧霞美水小学新芽教学楼[J];时代建筑;201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翰武,柳浒;住宅设计与居住环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2 尤德森·J;;《绿色建筑集成设计》序言[J];重庆建筑;2010年07期
3 王乾坤;万畅;陈猛;;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集成设计方法应用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8期
4 钱江;奚江琳;邹大海;;智能人防工程设计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5 谢腾飞;刘志云;陈炜;刘忠玮;汪有韬;;超高速电梯轿厢横向振动控制方法[J];起重运输机械;2010年10期
6 邵志伟;智能建筑系统设计与策略研究[J];新建筑;2004年04期
7 初yN君;何韶瑶;;绿色生态建筑集成设计手法[J];建筑技术;2009年02期
8 王洪霞;;绿色生态建筑集成设计思路及实例分析[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杨国安;新疆邮电中亚信息大厦智能系统集成设计构思[J];施工技术;1997年07期
10 贾善俊;芜湖南京新百大厦智能化管理系统集成设计及应用[J];安徽建筑;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匡荛;付哲;;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建筑集成设计初探[A];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记者 李媛邋通讯员 张永锋;泰豪科技蝉联国内智能建筑工程量第二名[N];建筑时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金真;标准缺失 楼宇自控不能承受之重[N];中国建设报;2009年
3 记者 李媛;注重电气系统设计推进建筑节能[N];建筑时报;2007年
4 记者 韩睿华 通讯员 张永锋;泰豪科技蝉联国内智能建筑工程量第二名[N];中国建设报;2007年
5 王健玮;国家会议中心智能建筑系统得到专家肯定[N];中华建筑报;2007年
6 蔡志明;全国自保温节能示范工程在淮安初试锋芒[N];中国建设报;2007年
7 张红栋;黄代放:加大建筑节能推进执行力度[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8 苗绿;管道加压一体智能给水设备开发成功[N];中华建筑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潘时;太阳能与建筑集成设计及其仿真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2 傅武军;超高速电梯轿厢横向振动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范路;建筑中介体空间的集成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2 钱宇;现代家居环境中厨卫吊顶产品的设计与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3 王梓;有农都市建筑集成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何洪辉;基于LonWorks的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方案研究与应用[D];南昌大学;2008年
5 刘鹏;深圳市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集成设计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6 贾俊刚;“通用东岳”能源监测与节能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山东大学;2009年
7 赵雅静;岭南地区公共建筑隔热降温的被动式设计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8 钟发斌;上海会德丰广场楼宇自动化系统集成设计与实现[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王益飞;基于综合集成研讨厅的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建设[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896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889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