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公平与效率:省级层面教师流动政策主导价值取向

发布时间:2018-05-28 04:29

  本文选题:教育均衡 + 教师流动 ; 参考:《现代教育管理》2014年11期


【摘要】:当前教师流动政策有两种价值取向:公平取向和效率取向。公平取向的教师流动政策受到更多省份的推崇,但其本身存在诸如推进困难、容易导致教育质量下降等缺点。因此,应该允许效率取向教师流动政策的存在和继续探索,开展公平取向的教师流动时应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Abstract]:The current teacher mobility policy has two value orientations: fair orientation and efficiency orientation. The fair orientation of teacher mobility policy has been praised by more provinces, but its own shortcomings such as difficulty in promoting, easy to lead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education quality. Therefore, we should allow the existence of efficiency oriented teacher mobility policy and continue to explore, and make good preparations for the fair orientation of teacher mobility.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
【分类号】:G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汪丞;中日教师流动:比较与借鉴[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2 单志艳;;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价值取向变迁——基于1986年和2011年国家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意见》的文本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3 贾建国;;我国城乡教师流动制度创建的制度阻力探析[J];教育科学;2009年05期

4 谢秀英;;教师流动不同方式经济影响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3期

5 郝保伟;;教师流动政策的合法性缺失及其重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贤智;;教育公平视野下教师资源配置的反思与建设——兼评日本中小学教师定期流动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2 李适;罗超;;论中小学教师合理性外部流动[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3 张艳;刘彦伯;王雪;;动态均衡: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可持续配置[J];高等农业教育;2012年05期

4 谢延龙;李爱华;;我国教师流动政策:困境与突破[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3年05期

5 朱剑萍;;职教师资“无校籍管理”制度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6 曾能建;;论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路径[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2期

7 王阳;;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对我国职教教师流动管理的启示[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吕内巧;吕内欲;;教育均衡发展视野下的教师流动[J];今日科苑;2009年08期

9 彭波;;困境与突破:农村教师流动问题分析与路径选择[J];教育导刊;2011年11期

10 常宝宁;吕国光;;西北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流失意向调查研究——以甘肃省为个案[J];教育科学;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彦伯;;动态均衡: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可持续配置[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源源;义务教育教师职业城乡分层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举;论教育政策的价值基础[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尚立;;在有效性中累积合法性: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赵世伟;;公共政策合法性的内涵与基础[J];法制与社会;2008年01期

3 张勇;制度缺失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龙培民;日本基础教育的突出特点[J];基础教育参考;2004年08期

5 顾银乔;警惕名校对教育资源的垄断现象[J];基础教育参考;2004年08期

6 杨磊;日本教师人事制度及引发的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2004年09期

7 周兴国;辛治洋;;论教育改革的制度阻力[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8 李江辉;李化树;;努力构建完善的农村教师社会保障机制[J];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9 薛国凤;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对解决我国偏贫地区义务教育师资问题的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02年01期

10 傅树京;谈控制中小学教师流失的措施[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教育政策的决策模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楠;论大学生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J];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11期

2 徐贵权;当代青年价值取向扫描[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吴光章,严希洪;略论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刘春梅;历代家训与古代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王富平;传统价值取向对创新学习的负面影响[J];现代教育科学;2002年01期

6 张意忠;;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探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年02期

7 于东君 ,赵克理;价值取向的现代化教育[J];教学与管理;2002年06期

8 ;人才与价值取向[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3年05期

9 董淑平,王光耀;校报编辑价值取向探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赵宴群;社会文化转型与研究生价值取向、对策探讨[J];兰州学刊;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孔令琼;;论“诚信”道德规约的价值取向[A];孔学研究(第十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一次暨海峡两岸第七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扬;李超;;中学生价值取向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陆兴海;王重鸣;;不同年龄城乡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多方法复合式分析[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4 张卫;王振卯;;社会群体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5 丁英华;陈兵;;犯罪治理价值取向辨析[A];中国犯罪学年会论文集(2011年度)[C];2011年

6 楚明锟;周军;;作为价值取向的责任:一种公共行政的视角[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蒋军成;;服务型政府构建中的价值取向问题研究[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徐诚;寿杨宾;;试论“和文化”的本质、意义及价值取向[A];和文化学刊(2011-2012)[C];2012年

9 孟凡盛;;析部分权威试题的设计缺陷 察当前命题价值取向之偏差[A];第二届《化学教育》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10 芦金梅;;数学课堂的关键问题[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三卷)[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玉华;浅议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N];凉山日报(汉);2005年

2 市金瑞中学 宛标;“马鞍山精神”就是价值取向[N];马鞍山日报;2012年

3 刘力源;鲜明体现价值取向“人格化”追求[N];文汇报;2012年

4 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教授 顾骏;警惕“过度行动化”趋势[N];文汇报;2012年

5 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王建荣;多元化拓展:计算教学的价值取向[N];江苏教育报;2013年

6 汤映健;注重引导员工价值取向[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7 记者 何国庆 姚学文;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着眼长远就业创业[N];湖南日报;2009年

8 田建国 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原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市场化社会与价值取向[N];联合日报;2010年

9 ;文化灵魂支撑城市转型[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10 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 黄永林;大学经营的价值取向[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肖强;学校课程与家庭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薛忠祥;当代中国教育的应有价值取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熊华军;意义生成:当代大学教学价值的新取向[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高金锋;反思与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郝兆杰;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全峰;价值取向与科学发展关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2 孙孝珍;高中数学教育的应用价值取向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梅仪新;我国大学排行价值取向的冲突与协调[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飞;明明德: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价值取向[D];河海大学;2007年

5 杨庆;中小学生命教育的价值取向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艳华;近十年我国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刘潇;论我国反垄断法的价值取向[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8 李颖盾;论教育的生态价值取向[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澄宇;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价值取向[D];山东大学;2005年

10 王莉;中美价值取向比较研究——差异性与相似性[D];郑州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945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945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a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