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监测与评价体系研究:理论、实践与改进

发布时间:2018-09-07 19:20
【摘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新机制")已经在全国范围全面实施,为调整并完善政策、提高政策成效,政府部门应当把监测与评价作为一项长效机制建立起来,对"新机制"政策的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进行全程监测,并定期对"新机制"政策进行评价。这既可以使监测成为政策管理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发现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又能实现政策实施效果的最大化,为未来相关政策制定及推行积累宝贵经验。此研究借鉴逻辑框架法、CIPP模式以及影响力评价等公共政策的监测与评价模式,构建了以背景、投入、产出和结果为逻辑框架的"新机制"的监测与评价体系,为该政策监测与评价的实践活动提供参考。
[Abstract]:The fund guarantee mechanism of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new mechanism") has been implemented all over the country. In order to adjust and perfect the policy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olicy,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hould set up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as a long-term mechanism.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results of the "new mechanism" policy are monitored, and the "new mechanism" policy is evaluated regularly. This can make monitoring become the information feedback mechanism of policy management, discover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time, realize the maximization of the effect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accumulate valuable experience for the future relevant policy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This study draws lessons from the CIPP model of logical framework and the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model of public policies such as impact evaluation, and constructs a "new mechanism"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with background, input, output and results as the logical framework.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al activities of the polic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教育的作用研究”[AFA110002]
【分类号】:G522.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路德维珂·科拉罗;胡咏梅;梁文艳;;国际组织教育政策监测与评价体系的架构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2 胡咏梅;卢珂;;“新机制”对义务教育普及影响的增值性评价——基于西部五省区县级入学率的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4期

3 卢珂;;“新机制”对教育财政资源均衡配置的影响评价——基于配对模型的估计[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年01期

4 范先佐;付卫东;;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成效、问题及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王嘉毅;常宝宁;;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实施“新机制”的成效、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经济;2008年02期

6 丁延庆;薛海平;王莉红;;“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效果初探[J];教育与经济;2008年04期

7 付卫东;崔民初;;“新机制”实施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挤出效应”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10期

8 张良才;孙继红;;国内外教育指标体系分析与比较[J];教育学报;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燕;;经合组织教育指标研制:理论、过程与方法[J];比较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2 胡咏梅;卢珂;;“新机制”对义务教育普及影响的增值性评价——基于西部五省区县级入学率的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4期

3 邓旭;赵刚;;我国教育政策评价的实践模式及改进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8期

4 关洁;冯睿琪;;教育专项转移支付的挤出效应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年26期

5 卢珂;;“新机制”对教育财政资源均衡配置的影响评价——基于配对模型的估计[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年01期

6 刘艺;;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7 周国华;陈宣霖;;美国儿童“流动教育项目”监测与评估研究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4年05期

8 刘焕运;;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研究及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27期

9 曲绍卫;李廷洲;;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增长态势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2年02期

10 薛海平;丁延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成效、问题与对策[J];教育科学;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丁延庆;;我国生均教育经费差异性分析的方法及应用评介——兼及义务教育均衡化的“统计迷雾”[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张旺;;农村义务教育的推进历程、特征分析及策略建议[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陈纯槿;王红;;从公平、效率和充足看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汪曦;张智敏;;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新机制实施及对策思考——对湖北省4个县的调查[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付卫东;;“新机制”后农村义务教育政府财政责任再认:公共财政的视角[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汪曦;张智敏;;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生存状态研究——基于湖北省黄陂、潜江两地的调查[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强;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模式与选择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欣双;中国教育供给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马青;县域内义务教育管理公共性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华泉;城市化中教育投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5 张雪艳;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传萍;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周平红;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测评与发展预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崔青松;教育公平视阈下W县义务教育经费的历史考察(1978-2011年)[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辉荣;教育经费区级统筹对乡镇成人学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曲乐;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游佳忆;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实施中激励效果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杨秀柱;贵州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徐进杰;中越边境瑶族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6 杨春;江西省县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朱海英;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8 聂亮;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9 郭婧;乌干达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10 付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学飞;;理想导向型的政策制定——“985工程”政策过程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2 孙志军;杜育红;李婷婷;;义务教育财政改革:增量效果与分配效果[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1期

3 孙百才;;“新机制”实施对西部农村儿童入学的影响[J];调研世界;2008年12期

4 张克海;黄凤金;李郑;;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财政与发展;2007年11期

5 王红;论公共财政框架下教育财政制度的变革[J];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6 杨东峰;殷成志;;国家层面规划与政策的监测评估——国家规划与政策的监测评估国际研讨会综述[J];管理学报;2007年02期

7 肖昌斌;曾宪波;;完善之后是完美——恩施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一年运行之痒[J];湖北教育(时政新闻);2006年12期

8 李琳;徐烈辉;;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对特困农户子女就学问题的调研与思考[J];湖南教育(教育综合);2007年08期

10 范先佐;付卫东;;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成效、问题及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鹏;[N];人民日报;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鸽;胡又农;;基于综合评价理论的教育装备评价方法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年03期

2 范德明;;精品课程教学网站教学效果评价问题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1期

3 雷平艳;;模糊算法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8年24期

4 李亚敏;肖啸空;刘树雷;;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探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蔡建东;略论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6 赵中建;;教师自我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11期

7 王雁,马学颖;浅谈多元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甘肃科技纵横;2005年06期

8 王素荣;;教育政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6期

9 熊明;刘晖;;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理论研究综述[J];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08期

10 王德才;贾进涛;;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模型[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有禄;;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指标体系建构[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杜育红;卢珂;;论教育投资项目的监测与评价[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朱向军;;中国城市教育竞争力的研究与构建[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4 范艳玲;;构建以效率为主导的学校评价[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马国贤;刘国永;;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初探[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李学迅;何复伦;郭华;刘迎春;;云南省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建设初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岳振军;郑学瑜;;网络教学系统评估问题研究[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玉;;县际义务教育均衡指标及其测算方法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朱一军;刘朋;;关联分析在浦东新区教育信息化指标优化中的应用[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王玉秀;黄滨;李伟;;2005年浙江省18~22岁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其研究设想[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明;尽快建立指标体系与评估公示制度[N];人民政协报;2002年

2 周仕清;教育优先发展成为深圳第一战略[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财言 钱静华;义务教育经费使用绩效优秀[N];常州日报;2007年

4 记者 陈素璧;先要全力抓好斗门“创强”工作[N];珠海特区报;2006年

5 慕毅飞;取消学校评级是实现教育公平之举[N];台州日报;2005年

6 褚宏启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建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与标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程武;分享成果共享阳光[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8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李志涛;中小学信息化水平如何评估?[N];中国教育报;2004年

9 记者 贺林平;“百分制”考核“教育政绩”[N];人民日报;2006年

10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郭元婕;经合组织为教师“把脉”发起国际教学调查[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邱白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安晓敏;教育公平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宋彬;政府教育绩效预算:理论模型、经验借鉴与实证分析[D];同济大学;2007年

4 徐清祥;教育投资与政府调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仕君;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田馨;新课程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指标体系初探[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香玉;国际ICT教育应用有效性指标研究及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肖飞生;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装备综合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5 黄建华;网络课程评价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6 田世生;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评估方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玉石;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及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8 石秀英;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者绩效评估体系的建构[D];西南大学;2008年

9 熊明;城市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D];广州大学;2008年

10 任晓燕;大学教育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291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2291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5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