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中美劳动人口受教育程度的现状比较与启示

发布时间:2018-09-08 14:16
【摘要】:中美劳动人口受教育程度存在较大差距。从行业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农林牧渔、建筑、采矿、制造等行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差距较大;从职业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工人、农民等的受教育程度差距较大。为此,对未来我国劳动人口人力资源开发而言,应采取继续将教育置于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注重生产一线人才的培养、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等措施,以提升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人力资本红利。
[Abstract]:There is a big gap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terms of the education level of the working popula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industry, it is mainly from the angle of agriculture, forestry, herding, fishing, construction, mining, manufacturing and so on. Therefo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resources of our country's working population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continue to put education in the strategic position of national priority development,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first-line productive personnel,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 on.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human capital dividend of China's working age popul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型国民教育体系构建与公平教育实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NSFC70833004)
【分类号】:G511;F2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菊香;胡瑞文;;我国制造业人力资源现状及未来十年需求预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2 ;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强国支柱[J];国际学术动态;2001年04期

3 胡鞍钢,门洪华;中美日俄印有形战略资源比较——兼论旨在“富民强国”的中国大战略[J];战略与管理;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金城;;国际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论美国霸权对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07年02期

2 宣若禺;唐超;;试论我国战略自然资源的法律保护[J];法制与社会;2009年12期

3 全丹;全巍;;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法律保障[J];法制与社会;2011年34期

4 门洪华;关于美国大战略的框架性分析[J];国际观察;2005年01期

5 张晓群;世界传播新格局下中国传媒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国际新闻界;2005年01期

6 门洪华;大国崛起与国际秩序[J];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02期

7 邬沧萍;周俊山;;人口政策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的作用[J];甘肃理论学刊;2008年05期

8 吕娟;;论美国主导下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S3期

9 范明英;孙增超;;从历史发展的视野看中国发展与崛起面临的国家安全状况[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李仁君;;中国三次产业的人力资本存量及其指数化测算[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胡鞍钢;;科技与发展:关于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战略研究的若干看法[A];现代科技与湖北新型工业化——第二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3年

2 张春美;;提升知识竞争力:自主创新的关键和基础[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陶春;中国稀土资源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李强;中国和平崛起的可行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魏明;全球信息时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汪菲;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国家竞争力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苗向军;我国备战奥运会组织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7 尤传明;全球化视域中的中国经济安全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希;中国对东南亚地区软实力外交探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李青;论中国软性国际政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湘潭大学;2010年

3 田径;全球制造中心概念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李丹丹;日本产业“空心化”对中日贸易关系的影响——兼驳斥“中国威胁论”[D];吉林大学;2004年

5 高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况云武;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损益分析[D];西南大学;2006年

7 徐慧娟;中国的崛起与中日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8 廖育人;在相互依存中崛起:中国的地区主义战略选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9 安仲文;北京市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10 李俏;中日经贸相互依赖关系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国友;;中美职业安全健康法对比[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年07期

2 和占琼;段万春;杨丽;;论云南人才发展环境的建设[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8期

3 向来生;孙磊;张冬梅;;系统论视角下的人才聚集系统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年30期

4 李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要性的系统分析[J];文教资料;2008年17期

5 石彤菊;马新顺;;受教育程度与就业之间的对应分析[J];大学数学;2009年06期

6 徐薇薇;林颂华;;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与教育的关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8期

7 李杨;庄伟;;产权经济学视角下受教育程度对劳动力收入的影响[J];现代企业教育;2009年20期

8 周梅妮;张振威;;劳动人口规模优势的超边际分析[J];西北人口;2008年06期

9 ;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 劳动人口将从2015年起下降[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1年06期

10 萧洵;;中国的适龄劳动人口将开始收缩[J];时代金融;2011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黎民;;武汉市劳动人口的五种类型与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相应策略[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2 罗亚萍;;受教育程度与就业的相关性研究[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嘎日达;;在京外地农民工的经济融合状况分析[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4 陈万明;;澳门人力资源及博彩业人力资源状况分析[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陈诗达;陈凌;;浙江省就业能力提升与未来竞争力[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暨2004浙江就业报告[C];2004年

6 胡小寒;贾华忠;陈恒;;面向21世纪我国劳动关系模式研究[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7 金汝斌;陈诗达;陆海深;;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态势[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三辑)[C];2003年

8 吴克明;;劳动力流动与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上升[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郭湘云;;接铝工人红细胞膜ATP酶与血糖水平相关性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10 林善浪;林玉妹;樊涛;;人力资本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山东省临沂市的实证调查[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尹志刚 洪小良;拓展就业支持网络:“低保”家庭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径[N];中国社会报;2007年

2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侯东民;民工荒并不预示着劳动力短缺[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3 周健工;延迟退休缓解老龄化冲击[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4 记者 周轩千;中国劳动人口2019年将达顶峰[N];上海金融报;2010年

5 记者 孟斯硕;蔡f :2015年前后,中国劳动人口增量为负[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6 记者 樊晋铁;教育与技能是影响收入高低的主要因素[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7 记者 胡桃邋晴生;进城务工者半数以上“80后”[N];无锡日报;2008年

8 本报评论员 张曙光《中国经营报》副总编辑;以创业潮推动就业潮[N];中国经营报;2009年

9 河南省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高级经济师 蔡树峰;正确判断形势 努力扩大就业[N];河南日报;2009年

10 阎静;让创业带动就业[N];喀什日报(汉);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永捷;中国就业服务系统的构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2 赵珍;中国青年初次就业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3 罗胤;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李e,

本文编号:22307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2307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1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