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教育与“有意义的生活”

发布时间:2018-09-17 14:16
【摘要】:何谓"有意义的生活"?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它构成人们采取何种行动的动机与理由,而对于"意义"蕴涵的追问是美好康乐的生活的一个必要条件。有鉴如此,教育应当引导、训练并促使年轻一代准备去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与此同时,人生自主也是我们的教育目标,对于多种可能的选择也要尽可能协调并权衡它们的重要性。这就又促使我们思考当前学校课程及教学时间安排上,到底是促进了还是阻碍了学生去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
[Abstract]:What is a "meaningful life"? This is a matter of different opinions, which constitutes the motive and reason for people to take any action, and the question of meaning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life of better Kang Le. In view of this, education should guide, train and prepare the younger generation for a "meaningful life". At the same time, life autonomy is our educational goal, and we must balance and balance the importance of a variety of possible options as much as possible. This has prompted us to think about whether the current school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schedule have promoted or prevented students from living a "meaningful life".
【作者单位】: 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德全;;“读图时代”学校课程的思考[J];天中学刊;2007年01期

2 刘正伟;;国际视野中的学科课程改革与道德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20期

3 班建武;李凡卓;;试论学校课程中的代际之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22期

4 江山野;我国学校课程改革的基本途径(下)[J];课程.教材.教法;1996年09期

5 王丽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课程整合的两种形式[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4期

6 陈桂生;“学校课程”的建构[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胡雅瑾;母小勇;;人文、科学与课程[J];教育科学论坛;2006年06期

8 安存芝;白芳丽;;学校课程权力问题探析[J];中国农业教育;2010年01期

9 刘旭东;苏向荣;;西部地区学校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徐淀芳;;以项目推进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J];现代教学;2011年Z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2 靳玉乐;;二十世纪美国七大课程事件评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3 陈瑶;洪明;;葛雷学校留给我们的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4 陈瑶;洪明;;葛雷学校留给我们的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刘洪胜;;学校健康教育应突出实用性、趣味性、阶段性[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蔡其勇;;中英国家课程标准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方晓东;;二十世纪前期欧美活动课程论对学科课程论的挑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8 邓素文;;从提问方式看近现代课程知识价值观的变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9 连瑞庆;;对学与思的再认识——论温寒江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教育的重大贡献[A];《思维科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惠卿;;学陶师陶 改革乡村教育[A];纪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优秀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李传米;返乡大学生义务办“双语”班[N];阿勒泰日报;2009年

2 北京王府外国语学校 徐剑一;观摩美国学校课程有感[N];中国教师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刘淼;学校课程超越100[N];青岛日报;2005年

4 记者 李欣瑶 实习生 华夏;甘肃省开发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N];甘肃日报;2009年

5 韩宝平;让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N];中国教师报;2004年

6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 陈大伟;学校的产品是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通讯员 黄芳;市教育局就暑期工作做全面安排部署[N];安康日报;2007年

8 彭薇;拓展型研究型教材能否“瘦身”[N];解放日报;2006年

9 王晖;不得给学校和学生公布名次[N];河南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李建平;课改:重视开发校本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姜新生;批判与建构:学校课程文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房林玉;作为场域存在的学校课程规划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子秋;以校本课程领导促进学校改进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茜;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与发展[D];西南大学;2007年

5 李庶泉;多元文化课程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范兆雄;课程文化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华清;学校课程的权力与控制——英国个案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李松林;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对学校课程的支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应晓琼;欧洲学校消费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婷;学校课程规划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孔晓楠;信息化环境下的学校课程活动设计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6 彭南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课程管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陈亚鹏;校长的课程执行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定恒;论课程差异化[D];河南大学;2007年

9 严志莉;校本化课程实施中教师课程审议的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莺莺;课程的主流文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461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2461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c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