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慕课”本质、内涵与价值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knowledge economy, the worldwide movement of resource opening has become popular, and the mass open online course "Mudu course" has begun to rise, which has gradually aroused the educational scholars to explore and think from different angl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more clearly what "Moo lesson" is, what it can do, what it has changed, what influence it has had, and so on, this paper inquires into the existence of "Moo lesson"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and probes into the essence of "Moo lesson" from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essence of "Mudu" is online education, the core of which is large-scale, open, online and curriculum. On this basis, from the view of "four cause theor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admiration course" and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 value of "admiration lesson" from the "four mechanisms" of the forecasting mechanism, the decision mechanism,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the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the technology load education. Thu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influence of "admiration course" on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桑新民;;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双向建构与整体生成——创造全球化时代的学习文化与教育智慧[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23期
2 杨见奎;问题逻辑的探讨[J];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3 宋新芳,刘成新;伊德技术哲学思想及其对教育技术研究的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05年06期
4 高铁刚;乔立梅;李兆君;;技术哲学视野下教育技术价值体系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04期
5 高铁刚;;教育技术价值负荷问题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李昌麒;李永成;;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角色定位的经济法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3 李洵,陈徽;康德的普世伦理之善恶概念[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4 刘力永;马克思与海德格尔批判形而上学的根本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孟彦文;语言从存在论向伦理学的转换[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7 张能为;康德哲学的理论构想与现代回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8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9 张能为;;绕不过的康德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0 赵光旭;;诠释学与华滋华斯的“化身”诗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原平方;;社会网络化(SNS)与中国公民社会想象[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高洪贵;;农民工参与公共决策探析——以协商民主理论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李容华;刘国华;;有限理性的澄明及其对会计行为规范化的影响[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王耀东;;技术向工程转化中媒体的社会责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倍雷;徐立伟;;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审美教育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虞崇胜;王洪树;;论政府在公共理性形成机制中的作用[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7 陶庆;;旋转的“认同环”:“福街商会”的象征与仪式[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柯华庆;;科斯命题的逻辑视角[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9 时红秀;;从细节中窥见历史,在真实中发现理论——对《打工者社会空间的生产——番禺打工者文化服务部的个案研究》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10 师曾志;;近年来我国网络媒介事件中公民性的体现与意义[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晓娟;基于“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政府危机公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踪莉;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隗兵;市民社会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程焱;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对高校德育的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柳克方;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陈婷;生物技术发展困境及其人文反思[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艺;颜士刚;;论技术教育价值问题的困境与出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2 颜士刚;李艺;;论教育技术化是技术教育价值的实现和彰显[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3 颜士刚;李艺;;论技术教育化是技术教育价值的创造和累积[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4 桑新民;技术—教育—人的发展(上)——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02期
5 祝智庭;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哲学观透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02期
6 单美贤;李艺;;教育中技术的价值探讨[J];开放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7 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J];教育研究;1997年05期
8 李美凤;李艺;;人的技术化之合理性辩护[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年01期
9 桑新民;科教兴国的教育使命──实现人类学习方式的历史性变革[J];人民教育;1999年01期
10 高铁刚;乔立梅;李兆君;;技术哲学视野下教育技术价值体系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昭莉;;在线教育的“钱景”[J];经理人;2009年03期
2 王昕;;印度2017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或达400亿美元[J];世界教育信息;2012年13期
3 孟庆新;;发展在线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05期
4 冉兆春;;英国在线教育发展特色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3年22期
5 陈园园;;在线教育的困境与机遇[J];互联网周刊;2013年15期
6 潘雪峰;张宇晴;毛敏;崔鹤;;在线教育产业发展现状及产品设计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3年08期
7 邢丘丹;焦晶;杜占河;;云计算和大数据环境下的在线教育交互研究[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3年03期
8 吴剑平;赵可;;论大规模在线教育的政策选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9 秋香林;;视频不会成为在线教育的基本模式[J];IT时代周刊;2013年Z2期
10 田东升;;问道在线教育[J];新产经;201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静;;论合作学习方式应用于在线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2 朱新军;;职工在线教育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成立30周年暨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工程全面竣工投产TMIS工程建设论文专辑(二)[C];2005年
3 宋铭;;QTI标准在考试中的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唐雨;曾蒙田;;开放在线教育平台及课程体系[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5 周六刚;;运筹学智能测试系统[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霞;陈广涛:在线教育独树一帜[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2 决胜网董事长 阙登峰;在线教育平台模式的六种死法[N];北京商报;2013年
3 北京商报记者 李立勋;在线教育短期仍难摆脱烧钱困局[N];北京商报;2013年
4 程铭R
本文编号:22547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254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