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如何培养未来公民——IEA第三次国际公民教育调查结果与特色分析

发布时间:2018-10-20 06:41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变动社会的全球背景,不同国家间及国家内部学生的公民素养有何差异?与十年前相比,学生的公民素养有何变化?学生参与公共和政治生活的兴趣和倾向程度如何,哪些因素与此有关?青少年对近年来威胁公民社会的冲击有何反应,应如何回应这些威胁?学校和教育系统中的哪些因素与学生公民素养的知识和态度相关?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哪些背景因素与学生公民素养的知识和态度相关?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通过对三十八个国家和地区的大规模国际调查,回应了前述问题。
[Abstract]:Since entering the new century, in the face of the global background of the changing society, what is the difference in the civic literacy of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within countries? How has the citizenship of students changed compared with ten years ago? What are the factors related to the degree of interest and inclination of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public and political life? How have adolescents responded to the shocks that have threatened civil society in recent years and how should they respond to those threats? What factors in the school and education system are related to the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of students about citizenship? Which background factors of students' person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are related to the knowledge and attitude of students' citizenship?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has responded to these questions through a large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38 countrie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分类号】:G5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公武;;资本主义国家公民教育简况[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5年09期

2 王小侠;转型时期的香港教育[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3 ;公民教育目标与思维方式的培养[J];学术研究;1999年01期

4 张耀杰;;李慎之本人的“公民教育”[J];山西文学;2005年10期

5 弓立新;肖川;;公民教育就是培养孩子民主的性格——访肖川[J];少年儿童研究;2006年04期

6 朱凌云;;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的新进展——北京第三届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国际论坛综述[J];中国德育;2010年12期

7 刘国华;学校公民教育刍议[J];学术研究;1998年02期

8 Alex Moore;林子斌;;培养公民的教育:关于课程与教学法的问题与争议[J];中国德育;2009年02期

9 ;美国公民教育的目标[J];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20期

10 李建文;;普纳荷学校的公民教育[J];中国教师;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晖;赵慧敏;;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公民教育与人的发展[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2 张志俭;;从信息到形式:通过传媒教育令公民教育教学变得更出色[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萍;钟明华;;公民教育——中国大陆学校德育改革的历史性转型[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洪明;;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历程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5 刘东建;;解构、整合与重建——大众传媒时代的公民教育[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丁永为;;二十一世纪初杜威教育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梁恩荣;;是什么使他们成为活跃公民?(汇报香港教育学院6月9日及10日两岸四地研讨会)[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知义;;哲人其萎 思想长青——浅谈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A];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郭志明;;凯兴斯坦纳改革国民学校的劳动教育思想及其理论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王兆t,

本文编号:2282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282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e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