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精神的结构及其异化——基于课堂师生对话的探讨
[Abstract]:The spirit of dialogue consists of four elements: subjective, inclusive, critical and reflective. These four elements are distributed differently in proportion to each person. When the proportion of the four parts is more balanced, the structure of dialogue spirit is more ideal. However, in the real teacher-student dialogue,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usually present a dissimilated structure of disproportion: teachers tend to be inclusive and reflective, while students are just the opposite. In order to promote teacher-student dialogue, we should break the superstition of authority, avoid the ossification of thinking, and encourage students to express themselve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儒德;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2 赵春梅;;把主见还给学生[J];班主任;2013年05期
3 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J];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4 杨小微;;对话精神远高于形式[J];人民教育;2012年20期
5 钟启泉;“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01期
6 方元山;;论对话与德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01期
7 郭冰;;课堂中教育性对话的缺失与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砾卉;张庆林;陈宁;;论批判性思维训练与问题解决教学的有效结合[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刘邦凡;王磊;;论批判性思维的逻辑特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3 周艳;李新;;教学病理学视角下对“对话教学”实践的审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4 丁慧琴;;语文教师个性化阅读能力培养要素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5 李富;;透过《非诚勿扰》看对话理论下的婚恋观转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6 王玉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对话教学模式探讨[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卢凤荣;;对话理论在文学欣赏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赵杰;;保罗·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思想对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的启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杜剑华;;论对话——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新理念[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刘国红;周静;;教育理念的嬗变及其对德育的启示[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朱新春;;批判性思维与科学发现——以莱布尼茨为例[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李运武;田小山;;对在中学化学教学活动中引入对话教学理论,,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几点思考[A];湖北省中学化学“两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文件和论文集[C];2007年
3 王波;徐锦中;;法律逻辑案例教学与批判性思维[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剑锋;;批判性思维及训练路径[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5 马萍;孙萍;;高中生统计论断批判性思维水平的实证研究——以山东省某重点中学高一学生为例[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何百通;王工一;;数学分析教学中构建反思批判能力的实践研究[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06年
7 罗跃军;;尼撒的格列高利的人论初探[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四辑[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原雪;二语/外语语境下的批判性阅读理论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晓华;失落与回归:默多克小说中人的本质问题[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志杰;上海市小学3-5年级体育教育健康促进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践[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孙婷婷;有效对话——语文教学的新追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焉晶;中小学校长变革型领导行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楠;基于课题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申昌安;运用语义网络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郑彩华;高中化学课堂师生对话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志宏;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王丽丽;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方斌;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开展生命型对话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谢登斌;德育新观念:将单向灌输转变为参与式道德实践[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 H·A·吉鲁,谭晓玉 ,郑金洲;后结构主义者的论争及其对于教育学的几种影响:转向理论[特约稿][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01期
3 徐洁;民主、平等、对话:21世纪师生关系的理性构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12期
4 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5 肖川;教育的真义: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J];上海教育科研;1999年03期
6 方元山;;论对话与德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01期
7 赵平;;谈师生对话中的异化现象与反思[J];新课程(下);2011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白冰;后现代视野下教师观的重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黔敏;;师生对话:何以可能——教育社会学视角的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06期
2 吴志明;;课堂提问:演绎精彩的师生对话[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12期
3 陶玉虹;刘春燕;;课堂呼唤师生双方的自我意识[J];中国教师;2010年07期
4 于文文;;教学提问合理性探析及其优化策略[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年10期
5 汤智华;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J];云南教育;2000年07期
6 周彬;;邀请听课制:“公开课”的新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15期
7 F·马其路普 ,李长河;好教师究竟应如何办?[J];高等教育研究;1983年04期
8 周绍娟;开放式课堂教学的策略[J];校长阅刊;2005年06期
9 水谷龙生;;榜样的力量[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年05期
10 司秀英;课堂教学听评浅议[J];山东教育科研;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玉堂;;奏好课堂教学“三部曲”[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2 倪娟;海门市海南中学课题组;;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初中课堂教学良好心理状态的实验研究”中期实验报告[A];全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C];2004年
3 李凤平;;对提高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认识[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4 李凤平;;对提高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认识[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5 鄢晓英;雷俊丽;;探讨课堂提问[A];第十五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七届工程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蔚;刘韵源;邱菀华;武燕萍;张锦帆;傅文端;;课堂教学动态系统的心理结构因素分析及其效益研究[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7 纪红;郭公民;;多媒体辅助教学现状的分析[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8 吴英;刘丽华;;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9 庄伟武;;寓教于乐 情理交融——论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李春鹏;张新奎;李为民;;信息化课堂教学“三原则”解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 严育洪;莫让学生在“被学习”中悟空[N];江苏教育报;2010年
2 顾金光;新课标下课堂教学之符号诠释[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崔丽霞;小议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N];莱芜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鲍仁;课堂改革:催生特色鲜明的课堂教学文化[N];泰州日报;2011年
5 严永梅;课堂教学要有“厚重”感[N];中国教师报;2003年
6 特级教师 金哲民;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N];东方城乡报;2008年
7 黄梅县教学研究室 王定成;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谨防几个误区[N];黄冈日报;2009年
8 张国富 作者单位 靖远县北湾中学;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N];白银日报;2005年
9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张梅玲;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阳光心理[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明冰洁;新课程课堂教学之我见[N];驻马店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忠厚;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迪;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宇;意义的探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良初;课堂传播效果:研究的维度与理论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江卫华;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秀峰;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的演进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10 司成勇;从“学答”走向“学问”[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占丰菊;课堂教学中教师互动性决策的初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侯元丽;课堂有效互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陈小青;中小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策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冠昱;生成性课堂教学目标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5 于蔚华;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样态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志芳;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牟欣欣;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洪中元;试论课堂教学中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许红;将脑科学运用于课堂[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婷;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177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317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