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基于隐喻思维的电子书包系统建模与功能设计——以“佛山市禅城区电子书包”项目实践为例

发布时间:2019-03-31 20:52
【摘要】:当前,电子书包已经从零散的试点应用逐步进入标准化、一体化的建设阶段。而现有关于电子书包的认识仍存在明显的局限,如主要是从经验角度出发,开展电子书包设计与应用;孤立看待电子书包,重点关注其装备工具效能,而未能从系统论角度将其置于宏观的教育传播系统加以审视。为此,笔者提出借助隐喻思维,重识电子书包。认为电子书包是泛在学习环境下的"个性化、自主式、开放性、可移动的数字化教育传播系统"。进而依据教育传播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互动关系分析,构建了电子书包生态系统模型,并结合项目实践详细阐述了其核心功能设计。本研究从认知方法论的角度对电子书包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与认知视角,希望对其标准化建设与应用提供借鉴。
[Abstract]:At present, the electronic schoolbag has gradually entered the standardized and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stage from the scattered pilot application.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obvious limitations in the exist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electronic schoolbag, such as developing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electronic schoolbag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xperience. The electronic schoolbag is viewed in isolation, focusing on the efficiency of its equipment tools, but it has not been put into the macroscopic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ystem theory. Therefore, the author proposes to re-understand the electronic schoolbag with the aid of metaphorical thinking.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electronic schoolbag is a personalized, autonomous, open and mobile digital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nder the general learning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mponent elements of the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ecosystem model of the electronic schoolbag, and expounds the design of its core function in detail in the light of the project prac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methodology,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new research ideas and cognitive perspectives on electronic schoolbags, and hop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ts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作者单位】: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信息技术研究专项课题“基于智慧教室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12JXN051)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重点课题“基于教育云的智慧校园系统构建与应用研究”(113620097)的支持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祝智庭;郁晓华;;电子书包系统及其功能建模[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2 李秋花;;标准研制 产业发展 教育应用——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进入一体化推进新模式[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3年12期

3 周越,田振清;教育传播系统的结构与过程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5期

4 肖川;教育的隐喻[J];人民教育;2004年12期

5 高维;;国内教育学视野中的隐喻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02期

6 黎加厚;;“电子书包”的遐想[J];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恩龙;;中小学教材出版社如何应对电子书包的挑战[J];出版发行研究;2012年03期

2 周越;田振清;徐继红;;也谈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及其理论框架[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3 龚朝花;陈桄;黄荣怀;;电子教材在中小学应用的可行性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4 郁晓华;祝智庭;;电子书包作为云端个人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7期

5 刘繁华;于会娟;谭芳;;电子书包及其教育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6 白盈盈;马德俊;梅海莲;;“电子书包”中文研究论文的内容分析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7 钟士军;张妲;钟绍春;钟永江;;电子书包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以小学科学“眼睛的科学”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9期

8 李健;张亚珍;;基于电子书包的协作学习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21期

9 周榕;;电子书包课堂教学应用的现象解读与推进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11期

10 单美贤;李艺;;技术驱动教育发展序列之:学习辅助工具的沿革历程[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吴恩锋;基于经济报道标题语料库的概念隐喻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杨志和;教育资源云服务本体与技术规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谢娟;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审视[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魏来;农村县域医疗服务纵向整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傅伟;电子课本模型构建与技术验证[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赵志明;重新定义教科书[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裘莹莹;教育语篇的意象图式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邢倩;多媒体教学中的干扰及其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徐琳;基于教师隐喻视角的教师形象重构[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振军;教育信息传播系统结构与要素的分析及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淑X;基于整合传播理论的教学设计及其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段海超;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学论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7 杜一萍;小学语文隐喻式写作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杨谢;新课程下语文课堂交流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幸娟;关于教育管理中隐喻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席晶晶;论教育隐喻[D];河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中英;简论教育学理论中的隐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2 高志丽;;电子书包将成为学习的主要工具[J];出版参考;2010年07期

3 崔斌箴;;国外电子书包进校园走势强劲[J];出版参考;2010年33期

4 赵蒙成;;论隐喻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与规则[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5 胡敏文;;当代隐喻学跨学科多元研究述评[J];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6 徐学福;论类比教学模式[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7 张祥云;人文教育:复兴“隐喻”价值和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8 高维;徐文彬;;论教学隐喻的价值[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9 刘颖;;电子书包已然十年[J];教育;2010年22期

10 丁炜;从对教师的隐喻性陈述看教师形象之变迁[J];教育评论;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廉洁;隐喻思维差异的民族文化探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董冉功,龚玲;网络科技中的隐喻思维[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戴禄华;;隐喻思维与语言[J];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丁毅伟;;隐喻思维的认知基础[J];北方论丛;2007年05期

5 胡文芝;;写作中的隐喻思维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12期

6 邓嵘;;从器具喻人看英汉词语语义转移的隐喻思维[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舒海英;;论隐喻思维的特点[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裘莹莹;;广告语中隐喻思维的运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9 贺滨波;;隐喻思维训练对于培养写作能力的影响[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翟红英;;从隐喻与隐喻思维角度浅谈语言与思维的关系[J];河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邱玲俊;;从认知学及哲学角度看隐喻思维[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晓辉;;语义双关修辞解读中的隐喻思维与认知[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殷平善;中医隐喻思维有很大的张力[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舒海英;论隐喻及隐喻思维[D];黑龙江大学;2005年

2 苏婷;论作为艺术思维的隐喻[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吴岩;隐喻思维模式在精读教学中的运用[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张帅;中学生隐喻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5 李红梅;英汉词汇层面的隐喻思维对比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旭;从人体隐喻看英汉思维的异同[D];黑龙江大学;2008年

7 焦丽新;隐喻思维对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蔚巧荣;概念整合视域下基于隐喻思维的英语幽默认知机制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9 李红;从文化角度看人体隐喻的认知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黄亚利;隐喻性思维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512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4512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9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