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塑造政策的经验分析——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为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开俊;吴宏超;;珠三角地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J];教育研究;2011年12期
2 周谷平;余源晶;;近30年来政策话语对教育公平的关注——基于《教育部工作要点》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3 岳伟;于利晶;;“两为主”政策执行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17期
4 刘俊贵;王鑫鑫;;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研究;2013年09期
5 邵书龙;;社会分层与农民工子女教育:“两为主”政策博弈的教育社会学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11期
6 胡秀锦;;农民工随迁子女高考升学政策思考——基于上海的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03期
7 崔世泉;王红;;建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思考——以广州市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07期
8 蔡禾;李超海;冯建华;;利益受损农民工的利益抗争行为研究——基于珠三角企业的调查[J];社会学研究;2009年01期
9 谢建社;牛喜霞;谢宇;;流动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以珠三角城镇地区为例[J];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01期
10 陆益龙;;户口还起作用吗——户籍制度与社会分层和流动[J];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勇;;国内“高考移民”原因研究述评[J];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2 王慧娟;;伤残农民工:权力处境及增权策略[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3 刘洁;;“两为主”政策执行中的政府责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4 段志刚;熊萍;"城市吸纳农民工容量及其演变规律"课题组;;农民工留城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我国七省市的实证研究[J];西部论坛;2010年05期
5 傅晨;刘梦琴;;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及其完善:以广东为例[J];城市观察;2012年03期
6 侯微;;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的负面影响及改革措施[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路斐;;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的“体制性”品格[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8 楚成亚;;户籍身份与城乡关系观念[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8年04期
9 吴忠民;;改革开放以前30年自由和平等的演进及问题[J];东岳论丛;2010年10期
10 王嘉顺;;城乡分割、地域分割与职业获得的机会差异和模式差异1[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金涛;吴新慧;;农民工利益诉求与利益表达——基于浙江的调查[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2 冯强;陈诗甜;;新闻框架与他者建构:社会新闻中的“打工妹”形象呈现[A];第二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庆华;城市空间类隔离[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霁雪;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样态与空间实践[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世勇;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返乡农民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熊凤水;流变的乡土性:移植·消解·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骆勇;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的城乡社保一体化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李汉宗;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差异:社会流动与社会网络[D];武汉大学;2011年
7 王建民;中国社会的象征二元结构[D];吉林大学;2008年
8 杨肖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迁移行为模式及其决定[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9 吕小康;社会转型与秩序变革:潜规则盛行的社会学阐释[D];南开大学;2009年
10 杨英文;住宅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经q,
本文编号:2585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585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