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国留学生与近代电化教育体制化确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朱敬;辛显铭;桑新民;;解读孙明经教授——中国电化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人[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2 张伟;;民国影坛的第一代“专业海归”——程树仁其人其事[J];电影艺术;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卡;;早期香港电影制作的再探索——围绕“香港电影百年”的疑问[J];当代电影;2009年07期
2 朱敬;;论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理论研究及其经验体系[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3 郑小军;杨满福;;中国教育技术学科领军人物的历史回顾与展望——兼论第四代学科带头人的特征与使命[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4 欧阳明;杨彦栋;贺卫宏;;从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史看其发展特点[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5 桑新民;;开创影音教育中国之路的先行者——纪念中国电化教育创始人孙明经先生诞辰100周年[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6 沈盼盼;;近10年民国电影研究综述[J];高校社科动态;2010年04期
7 黄斌;邹霞;;川渝电化教育史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12期
8 李海琪;;孔雀版电影《红楼梦》改编小考[J];红楼梦学刊;2012年06期
9 艾青;;中国早期电影人的“美国经验”与“中国梦”——洪深、孙瑜、张骏祥的跨文化电影创作实践论[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10 赵琴;刘晓静;;论《电影与播音》的编辑传播特征[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黄鹏;中国电影史学史研究纲要[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2 杜光胜;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3 陈玳玮;民国时期教育播音研究(1928-1949)[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4 孙晓天;早期中国电影史学史研究(1949年以前)[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宏敏;中国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梁娜;民国时期电化教育研究(1920-1949年)[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松丹铃;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研究(1932-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昝园园;《红楼梦》的影视改编与传播[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孙梦;民国时期金陵大学教育电影的文本解读[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额尔敦毕力格;舒新城电化教育思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7 刘洋;中国早期电影消费心理嬗变研究(1896-1949)[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智;我国首部在国际获正式奖的影片实为《农人之春》[J];电影艺术;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永清;;文学体制与新时期文学思潮[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鲍鹏山;;《儒林外史》的“反体制”思想[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3 赵冬,邢润川;近代中国的科技教育活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肖巍,钱箭星;科技创新:“体制化”和“社会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S1期
5 吴海清;商玮娜;;体制化世界中主体的挫败——王玫《天鹅湖记》之分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6 黎淑敏;;摆脱人生的牢笼[J];第二课堂(高中);2011年08期
7 史冬冬;;论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语境中的“体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03期
8 吴贤义;;意识形态的规约与体制的箝制——关于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差异[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9 井延凤;;文化研究在我国兴起的原因及其困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叶继红;“科学家”职业的演变过程及其社会责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靖;;大众传播理论的教学体验:学术全球化与本土需求之间的张力[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朱小兰;;一本书的写作与文学史的写法——“《典型文坛》与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多种可能性”学术研讨会综述[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3)[C];2009年
3 陈福民;;文学史写作的多种可能性[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3)[C];2009年
4 杨国荣;;儒家“和”的观念及其内在意蕴[A];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5 骆晓戈;;“美女经济”与女性就业[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6 曾玉华;许万林;;我国东夷氏族集团体育文化的流变及影响[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7 白烨;;新的裂变与新的挑战——我看当前文坛现状[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8 韩跃红;;初议工程伦理学的建设方向——来自生命伦理学的启示[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王金林;;激进视域下重释现实与马克思——美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管窥[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10 施仲源;;中医需要反思系统[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4:中医药的科学研究[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萧坊;医生被“体制化”,则医德“虚无化”?[N];医药经济报;2006年
2 舒圣祥;公费旅游“体制化”最可怕[N];检察日报;2007年
3 熊丙奇;大学改革是否会失去内部动力[N];东方早报;2008年
4 魏_扯,
本文编号:25861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586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