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深圳市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灰关联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20 11:55
【摘要】: 文章立足深圳市教育和经济发展现状,运用系统分析理论和灰色系统理论,结合深圳市教育、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在定性分析当前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以深圳市教育和经济的统计数据作实证演算,对深圳市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研究。 首先,介绍了深圳市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背景、国内外有关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状况、深圳市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目的等。 接着,从研究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入手,分析借鉴日本二战后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探讨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理论,以深圳市2003年教育、经济数据为依据,定性地分析了深圳市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状况。 在此基础上,将教育、经济协调发展作为灰色系统,建立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灰关联模型,根据深圳市1996年~2004年的相关数据,运用灰关联度分析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所用数据量较一般的函数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少而分辨率高。计算出1996~2004年经济增长相关性指标对教育发展指标的关联系数均值为0.517,表征了深圳市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从总体上呈现的同相、正相关关系,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并据此提出今后深圳市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527;F127;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佟莉莉;;我国城镇与乡村协调发展可持续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研究[J];统计与咨询;2011年03期

2 郭小燕;;找准传统农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对接点[J];小城镇建设;2011年07期

3 ;“两化融合,协调发展” 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高级研修班在厦门举办[J];煤炭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4 蓝晓光;;以林业协调发展促和谐社会构建[J];浙江林业;2006年12期

5 喻廷才;黄凤祥;戴再萍;;谈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3年08期

6 徐乔;;我国城乡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文献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7 董栓成;;“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定量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7期

8 谭蓓;周祥瑜;姚章;;内陆开放城市发展电子商务对策研究——以重庆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1年07期

9 李晓;;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的协调发展关系研究[J];商业时代;2011年21期

10 史红玲;;浅析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慧德;;我国热区农村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探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陈荣;;关于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3 何晓艺;;贵州城乡协调发展浅析[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周劲松;;分享发展成果,共同协调发展[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敏文;;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差异分析——以江苏省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杨建敏;马晓萱;;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问题的探讨——从空间的角度进行透视[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潘定才;叶复萌;黄卫华;;深圳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10)[C];2010年

8 袁铖;;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创新[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曹文华;何星;韩崇昭;万百五;;区域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决策支持的研究[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10 刘盍松;马士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04年学术年会“资本论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家泉 邵国良 罗海丰 吴开俊;推动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N];亚太经济时报;2000年

2 记者 陆建宏;东赵:协调发展百业兴[N];发展导报;2005年

3 雷兵能;评议推进人口协调发展[N];四川政协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朱清平;水资源利用与人类生存协调发展[N];西部时报;2005年

5 陈明 记者 贺占强;坚持科学发展观 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N];延安日报;2005年

6 记者 罗霞;把职教作为教育协调发展突破口[N];云南日报;2005年

7 郝彦鹏;中原经济区加快协调发展[N];河北日报;2004年

8 彭俊;交通也要协调发展[N];人民日报;2004年

9 本期执笔:宋时飞;我们要的是协调发展[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10 通讯员 白洋;新疆采油一厂确保开发与环保协调发展[N];中国石油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明;江苏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2 宋璇涛;基于协调发展的区域特色经济与区域经济布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刘加顺;都市圈的形成机理及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罗丽;西北过渡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5 章志刚;现代物流与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王维国;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1998年

7 张凯;京津冀地区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蔡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9 王威;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10 程培先;会计信息披露与资本市场协调发展关系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华;深圳市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灰关联分析[D];天津大学;2006年

2 张永山;吉林省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孙婧;中国工业园区的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4 欧小媛;现阶段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5 张羽;论国有企业改革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协调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樊贵莲;我国现阶段劳动关系与社会保障制度协调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7 孙淮中;苏锡常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王安洪;哈尔滨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薛娜;西北地区道路运输协调发展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10 闫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地方政府职能重塑[D];西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7223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7223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5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