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大学生移情能力与道德行为水平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17:24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移情能力与道德行为水平的相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道德问题越来越多地呈现在人们面前。针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来说,道德问题同样不容忽视。除了家庭与社会因素的外部因素影响,对影响道德行为水平的内部因素如同情心、移情能力等的研究也随之出现。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大学生移情能力是否对道德行为水平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大小。本文中所用问卷包括自编的大学生道德行为水平测量问卷和大学生移情能力量表(韩丽颖翻译修订的《梅拉比安移情量表》)。研究结果表明: (1)大学生道德行为水平测量问卷具有相当高的信效度,可以用来作为衡量大学生道德行为水平的有效工具; (2)总体来看,大学生移情能力水平较高,大学生道德行为水平偏低; (3)大学生移情能力在性别、生源地、专业分布类型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年级和独生子女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 (4)大学生道德行为水平在生源地和专业分布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性别、年级和独生子女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 (5)大学生移情能力与其道德行为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移情能力对道德行为水平有正向预测作用。 对上述研究成果,,本研究建议从国家、高校及大学生个人三个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道德水平,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 移情能力 道德行为水平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前言8-11
  • 1.1 问题的提出8-9
  • 1.2 研究目的9
  • 1.3 研究意义9
  • 1.4 现有研究中不足9-11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1-23
  • 2.1 大学生移情能力研究概况11-14
  • 2.1.1 移情能力相关概念11
  • 2.1.2 大学生移情能力相关理论研究概况11-12
  • 2.1.3 大学生移情能力测量研究概况12-14
  • 2.2 大学生道德行为理论研究概况14-20
  • 2.2.1 道德行为相关概念14-16
  • 2.2.2 大学生道德行为理论研究概况16-18
  • 2.2.3 大学生道德行为水平测量研究概况18-20
  • 2.3 大学生移情能力与道德行为水平相关研究概况20-23
  • 第3章 大学生道德行为水平测量问卷编制23-32
  • 3.1 研究对象23
  • 3.2 研究方法23
  • 3.3 研究过程23-32
  • 3.3.1 开放式问卷调查及结果23
  • 3.3.2 研究结构设想23-24
  • 3.3.3 预测问卷24-32
  • 第4章 研究设计32-34
  • 4.1 研究假设32
  • 4.2 研究方法32-34
  • 4.2.1 研究对象与施测方法32-33
  • 4.2.2 研究工具33
  • 4.2.3 数据处理及统计33-34
  • 第5章 研究结果34-44
  • 5.1 大学生移情能力的研究34-37
  • 5.1.1 大学生移情能力的总体情况34
  • 5.1.2 大学生移情能力的人口学变量差异研究34-37
  • 5.2 大学生道德行为水平的研究37-41
  • 5.2.1 大学生道德行为水平的总体情况37-38
  • 5.2.2 大学生道德行为水平的人口学差异量研究38-41
  • 5.3 大学生移情能力与道德行为水平的相关性研究41-42
  • 5.3.1 问卷维度的相关系数分析41-42
  • 5.3.2 大学生移情能力与道德行为水平的相关分析42
  • 5.4 大学生移情能力对道德行为水平的回归分析42-44
  • 第6章 讨论与分析44-51
  • 6.1 大学生移情能力分析44-46
  • 6.1.1 大学生移情能力总体水平分析44
  • 6.1.2 大学生移情能力及各维度上的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分析44-46
  • 6.2 大学生道德行为水平分析46-49
  • 6.2.1 大学生道德行为水平的总体状况分析46-47
  • 6.2.2 大学生道德行为水平及各维度上的人口学统计量的差异47-49
  • 6.3 大学生移情能力与道德行为水平的关系特征49-51
  • 6.3.1 大学生移情能力与道德行为水平的相关性分析49
  • 6.3.2 大学生移情能力与道德行为水平的回归分析49-51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51-55
  • 7.1 研究结论51-52
  • 7.1.1 大学生移情能力的研究结论51
  • 7.1.2 大学生道德行为水平的研究结论51-52
  • 7.1.3 大学生移情能力与道德行为水平相关结论52
  • 7.2 建议52-53
  • 7.3 研究的创新之处53
  • 7.4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53-55
  • 7.4.1 研究的不足53-54
  • 7.4.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54-55
  • 致谢55-56
  • 参考文献56-60
  • 附录60-63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凤宁;黎玉兰;方艳娇;江宏;;青少年移情水平与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扶长青;;詹姆斯·莱斯特限定问题测验述评[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年05期

3 杨韶刚,吴慧红;确定问题测验与道德评价研究——科尔伯格理论的最新发展[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17期

4 黄富峰,陈建兵;论道德概念[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11期

5 李金华;;论道德的心理结构及其界定阈值选择[J];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02期

6 李丹;黄淑凤;朱丹;;高中生道德推理、移情反应及相互关系的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版);2003年02期

7 周念丽;中小学生移情量表编制研究[J];心理科学;2001年05期

8 王云强;郭本禹;吴慧红;;情绪状态对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7年06期

9 程德华;杨治良;;移情能力与内隐助人倾向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9年06期

10 曾建平;肖三蓉;;儒家与弗洛伊德的道德心理之简略比较[J];心理学探新;2006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移情能力与道德行为水平的相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5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75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3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