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关于理论体系的评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知识体系的构成——三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2 孟红娟,郑旭东;对AECT2005教育技术定义的批判分析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3 何克抗;;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4 南国农;;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5 李康;;论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几个学科标志的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6 钟柏昌;安涛;李艺;;中国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关于逻辑起点的评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12期
7 潘懋元;关于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在全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上的报告[J];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02期
8 朱国仁;关于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体系与方法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7年02期
9 黎加厚;2005AECT教育技术定义:讨论与批判[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10 桑新民;李曙华;;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建模研究及其方法论——与美国“94定义”研究群体的对话(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婷;;大学生理想人格与积极动控素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孙显元;辩证逻辑研究中的困难和未来发展方向[J];安徽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3 张立新;;回归实践:教育学学科立场的自我意识[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张盛彬;评逻辑研究中的极左干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樊彩萍;金本能;;安徽省高校产学研战略联盟构建研究[J];安庆科技;2011年03期
6 樊彩萍;金本能;;安徽省高校产学研战略联盟构建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7 陈时见;袁利平;;比较教育学的范式与学科生长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8 生兆欣;;比较教育,研究什么——20世纪中国学者的观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9 郭雷振;;学科标准视域中的“高等教育”学科属性探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4期
10 王洪才;;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肖绍明;;教育学的话语分析转向[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2 孙雅杰;;无理性的游戏——论《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反逻辑[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潘锦全;冯素芹;;试论邓小平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思想[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4 宁本涛;李雪峰;;近二十年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探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刘雍潜;李龙;谢百治;潘克明;陈丽;董玉琦;韩锡斌;;《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课题报告[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6 孙宁;;新建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的一些体会[A];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卷1 教学论文)[C];199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宋燕;大学教学学术及其制度保障[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刘翔;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D];西南大学;2011年
7 龙洋;我国教育法学理论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任艳红;高校教学评价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郭红霞;教学工程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六生;省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仇雪梅;基于控制论建构主义的思维建模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崔丽敏;生态位视域下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定位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黄林凯;探索中国电化教育之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安凤玲;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培养质量分析与建议[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6 马赛凤;兰州大学学生激励机制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于晨;网络文化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华威;基于绩效技术的中职教师教育技术校本培训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帅;我国聋人高等工科教育模式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10 陈宏敏;中国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美凤;解析美国教育技术的三条历史发展线索[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2 杨开城;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发展现状的反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黎加厚;e-Education:电化教育的新定义──关于《电化教育研究》杂志英文译名更新的建议[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4 乔立恭;在进展中对电化教育再认识[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5 李秉德;“教学设计”与教学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10期
6 李康;试论南国农先生的教育思想[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10期
7 南国农;80年代以来中国电化教育的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12期
8 何克抗;也论教学设计与教学论——与李秉德先生商榷[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9 李康;美国教学技术与我国教学论之比较[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10 李文光,张文兰,何克抗;有关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若干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新锁;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反思[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梁嘉;彭习梅;;对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研究的若干思考[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王s
本文编号:27554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755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