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实验研究
【学位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G633.96;G444
【部分图文】:
心理健康干预的实验研究的、局部的、暂时的教育效果,当它与“应试”学校是“软学科”的学科地位,仍然没有改变。事情。结果反弹的又一重要因素。不同的生活阶段、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受试年级由非毕业注和提醒,同学间紧张的学习气氛都会对学生的造成回测数据反复的又一重要原因。这也说明,习惯及心理品质教育应更早入手,长抓不懈,系康状况和体育健康知识、信念和行为仍好于对照都能结伴锻炼,并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调节心理状和有效性。的关系先决条件
科提供更多机会。教育政策的变化,确认了整体取向强调心智、情感、心理和精神维度的平衡;教学方式的重要性。综合而言,其共同趋势是课织形式,它在本质上是教育价值观的深层次变革一、人格整体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体育与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环境中,构建技能、认知、情感、信念、行为、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育育目标为宗旨的教育教学方式。它按照教育规律与把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中若干要素,加以科学合帮助学生获得科学的健康知识、树立健康信念、养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6.4.2 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育模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教育的理论基础呈论,塔身是融合理论,塔顶是学科专业理论。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虹;;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2 刘江;刘广鸿;罗旭;;普通高等院校贫困男大学生人格特征及与健康的关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3 姚明焰;甄志平;杨兆春;杜晓红;;不同锻炼水平大学生体质特征与健康促进策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4 张瑛秋;孔垂辉;;不同锻炼习惯学生群体体质健康状况及锻炼习惯养成模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5 崔德刚;;不同体育干预对大学生能力社会化的影响[J];搏击(体育论坛);2013年01期
6 刘小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于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理论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7 周德刚;;论新课程理念下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新型师生关系[J];湖北体育科技;2009年04期
8 王兵;刘超;;《营养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修订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0年32期
9 冯卿;;高校体育教育实施营养健康知识干预的可行性探析[J];内江科技;2012年02期
10 黄建蓉;;中职体育中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浅议体育健康教育对中职教育的影响与作用[J];科技信息;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菊霞;创伤叙事与写作治疗[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马思远;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下降及其社会成因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涛;自信心训练对改善高职学生自信水平与共依附心理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李改;中学生体育课中领导力发展模式的设计及其检验[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马合军;健身气功八段锦对高中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娟;身体锻炼干预对民办学校留守儿童体质健康促进及体育兴趣培养实验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谢芳;高一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楠;滨州医学院体育“三自主”对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调查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虹;河南理工大学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8 张文;江西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评价模型及锻炼干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苏国英;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三位一体”模式的构建和检验[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10 余文斌;不同锻炼方式对大学生自尊、焦虑和抑郁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878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887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