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道—教:《中庸》的生命教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30 23:29
生命与教育具有天然的联系。面对当下生命及其教育所遭遇的诸多问题,生命教育引起了理论与实践界的广泛关注。但人们大多是移植、借鉴甚至照搬西方生命及其教育理论,试图以此来解决我国的生命教育问题。西方生命及其教育理论由于其文化教育的差异性不一定适合我国特殊的国情和文化教育土壤,难免存在南橘北积、水土不服的现象。另外,在一些标榜生命教育的实践中,往往缺乏科学的、本土的生命教育理论指导,大都停留于经验的、实践的具体操作层面,难以抵达生命及其教育的深层。因此,迫切需要一套适合本土文化土壤的生命教育理论来指导我国当下的生命教育实践。中国是否拥有自己的生命及其教育思想?通过深入发掘,我们发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及其教育思想。儒家经典之一《中庸》的生命及其教育思想就丰富而深刻,它从生命教育的原点和归宿,生命教育的真谛和规律,生命教育的实践模式及其生命教育目的、生命教育内容、生命教育过程、生命教育实践等方面阐发了独具特色的生命教育思想,至今仍有宝贵的借鉴与指导价值。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对生命及其教育的关系作了阐发。关于生命的本质,本文从生物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角度作了详尽阐...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1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生命及其生命教育思想越来越被关注
二、弘扬、发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思想的考虑
三、现实教育中诸多非生命教育现象的存在所引发的思考
四、建构本土生命教育理论并指导生命教育实践的需要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相关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一) 中庸
(二) 生命
(三) 生命教育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 有关生命教育的研究综述
(二) 有关《中庸》教育思想的研究综述
(三) 关于《中庸》生命教育思想研究的综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文框架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论文的基本框架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生命及其教育概论
第一节 生命的多维解读
一、生物学之生命
二、社会学之生命
三、哲学之生命
四、心理学之生命
五、教育学之生命
第二节 生命与教育
一、生命:教育的原点与归宿
二、教育:生命的重要实现方式
第三章 性—道—教:《中庸》的生命教育本质观
第一节 “天命之谓性”——生命教育的基础
一、“天”、“命”与“性”
(一) 天
(二) 命
(三) 性
二、“天命之谓性”阐发的生命思想
(一) 生命的本源性
(二) 生命的普遍性
(三) 生命的目的性
三、“天命之谓性”——《中庸》生命教育的立教本原与归宿
(一) 生命教育的本原
(二) 生命教育的归宿
第二节 “率性之谓道”——生命教育的规律
一、“道”
(一) “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涵
(二) “率性之谓道”之“道”的诠释
二、“率性”:生命教育之“道”
(一) 尊重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
(二) 激活生命内在的主观能动性
(三) 展现生命本有的自由天性
第三节 “修道之谓教”——生命教育的实现
一、“修道之谓教”的基本内涵
(一) “修”与“教”
(二) 《中庸》之“教”的诠释
二、“修道之谓教”:生命发展的重要活动
(一) 自诚明,谓之性
(二) 自明诚,谓之教
(三)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第四章 成己与成物:《中庸》的生命教育目的观
第一节 教育史上三种教育目的观以及《中庸》的观点
一、个人本位论
二、社会本位论
三、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
四、三种教育目的观在《中庸》中的反映
第二节 成己:教育的个体目的
一、尽人之性
二、明诚
三、成仁
四、成智
第三节 成物:教育的社会目的
一、尽物之性
二、合群己
第四节 成己与成物: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和谐共生的教育目的
一、致中和
二、位育
第五章 尊德性与道问学:《中庸》的生命教育内容观
第一节 作为生命教育内容的“道”
一、天道
二、人道
三、天道与人道的合一
第二节 德性与知识
一、德性之知
二、问学之知
第三节 德性与知识的统一
第六章 学问思辨行:《中庸》的生命教育过程观
第一节 生命教育过程的本质
一、认知本质
二、情意本质
三、实践本质
四、群己本质
五、生命教育过程本质的整体观
第二节 生命教育过程的结构
一、博学之
二、审问之
三、慎思之
四、明辨之
五、笃行之
六、一贯生成的辩证关系
第三节 生命教育过程的特点
一、内外交织
二、尊道互动
三、情知共振
四、知行共孕
五、个群统一
第七章 尽性与内省:《中庸》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
第一节 尽性——开发生命的策略
一、尽性即充分发掘、发展、发挥生命
二、尽性策略的具体表现
(一) 因材施教的策略——尊重生命的独特性
(二) 循序渐进策略——符合生命的规律性
第二节 内省——感悟生命的策略
一、慎独策略——发掘生命的自觉性
二、内省策略——重视生命的自我体验
第三节 好学—激发生命的策略
一、好学的内涵与价值
二、好学策略:激发生命
第四节 力行——实践生命的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后记
本文编号:3373715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1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生命及其生命教育思想越来越被关注
二、弘扬、发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思想的考虑
三、现实教育中诸多非生命教育现象的存在所引发的思考
四、建构本土生命教育理论并指导生命教育实践的需要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相关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一) 中庸
(二) 生命
(三) 生命教育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 有关生命教育的研究综述
(二) 有关《中庸》教育思想的研究综述
(三) 关于《中庸》生命教育思想研究的综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文框架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论文的基本框架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生命及其教育概论
第一节 生命的多维解读
一、生物学之生命
二、社会学之生命
三、哲学之生命
四、心理学之生命
五、教育学之生命
第二节 生命与教育
一、生命:教育的原点与归宿
二、教育:生命的重要实现方式
第三章 性—道—教:《中庸》的生命教育本质观
第一节 “天命之谓性”——生命教育的基础
一、“天”、“命”与“性”
(一) 天
(二) 命
(三) 性
二、“天命之谓性”阐发的生命思想
(一) 生命的本源性
(二) 生命的普遍性
(三) 生命的目的性
三、“天命之谓性”——《中庸》生命教育的立教本原与归宿
(一) 生命教育的本原
(二) 生命教育的归宿
第二节 “率性之谓道”——生命教育的规律
一、“道”
(一) “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涵
(二) “率性之谓道”之“道”的诠释
二、“率性”:生命教育之“道”
(一) 尊重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
(二) 激活生命内在的主观能动性
(三) 展现生命本有的自由天性
第三节 “修道之谓教”——生命教育的实现
一、“修道之谓教”的基本内涵
(一) “修”与“教”
(二) 《中庸》之“教”的诠释
二、“修道之谓教”:生命发展的重要活动
(一) 自诚明,谓之性
(二) 自明诚,谓之教
(三)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第四章 成己与成物:《中庸》的生命教育目的观
第一节 教育史上三种教育目的观以及《中庸》的观点
一、个人本位论
二、社会本位论
三、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
四、三种教育目的观在《中庸》中的反映
第二节 成己:教育的个体目的
一、尽人之性
二、明诚
三、成仁
四、成智
第三节 成物:教育的社会目的
一、尽物之性
二、合群己
第四节 成己与成物: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和谐共生的教育目的
一、致中和
二、位育
第五章 尊德性与道问学:《中庸》的生命教育内容观
第一节 作为生命教育内容的“道”
一、天道
二、人道
三、天道与人道的合一
第二节 德性与知识
一、德性之知
二、问学之知
第三节 德性与知识的统一
第六章 学问思辨行:《中庸》的生命教育过程观
第一节 生命教育过程的本质
一、认知本质
二、情意本质
三、实践本质
四、群己本质
五、生命教育过程本质的整体观
第二节 生命教育过程的结构
一、博学之
二、审问之
三、慎思之
四、明辨之
五、笃行之
六、一贯生成的辩证关系
第三节 生命教育过程的特点
一、内外交织
二、尊道互动
三、情知共振
四、知行共孕
五、个群统一
第七章 尽性与内省:《中庸》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
第一节 尽性——开发生命的策略
一、尽性即充分发掘、发展、发挥生命
二、尽性策略的具体表现
(一) 因材施教的策略——尊重生命的独特性
(二) 循序渐进策略——符合生命的规律性
第二节 内省——感悟生命的策略
一、慎独策略——发掘生命的自觉性
二、内省策略——重视生命的自我体验
第三节 好学—激发生命的策略
一、好学的内涵与价值
二、好学策略:激发生命
第四节 力行——实践生命的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后记
本文编号:33737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373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