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分离-个体化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影响:因果取向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21-10-05 11:03
  为考察分离-个体化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影响中因果取向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以536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分离-个体化问卷和因果取向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除积极分离-个体化对同一性获得状态有较强的直接正向预测作用外,消极分离-个体化和积极分离-个体化均以三种因果取向为中介对四种同一性状态产生间接影响。分离-个体化与因果取向两方面相结合对大学生同一性获得状态、延缓状态和扩散状态有较强的预测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特殊教育. 2018,(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问题提出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2.2 测量工具
        2.2.1 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
        2.2.2 分离-个体化问卷
        2.2.3 因果取向问卷
    2.3 数据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3.2 描述统计与相关分析
    3.3 分离-个体化对同一性状态的影响:因果取向的中介作用
4 讨论
    4.1 分离-个体化对同一性状态的影响:因果取向的中介作用
    4.2 教育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中文简版的修订[J]. 王树青,陈会昌.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02)
[2]大学生分离-个体化与自我同一性状态之间的关系[J]. 王树青.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3]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亲子依恋、因果取向之间的关系[J]. 王树青,宋尚桂.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2(01)
[4]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大五”人格、因果取向的关系[J]. 王树青,石猛,陈会昌.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05)

硕士论文
[1]高中生分离—个体化、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同一性的研究[D]. 詹方园.东南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4196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4196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2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