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与意义建构:课程实施的“分有”及其“型相”研究
本文关键词:经验分享与意义建构:课程实施的“分有”及其“型相”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课程实施的“型相”是师生以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将真实的思想和情感主动与他者进行分享,在经验分享中,实现意义的建构。与此同时,意义建构形成的新经验又参与到下一次经验分享与意义建构的过程中,如此循环往复实现着师生自我经验的不断创生。针对课程实施实践中,将课程实施简单化的现象,即师讲生听,本文关注到了课程实施中经验分享与意义建构这两个“分有”的存在及其关系,也就是关注到了课程实施的过程性和生成性。 围绕着这一思路,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课程实施“分有”与“型相”的理解。课程实施的“型相”由经验分享与意义建构两部分组成,经验分享是意义建构的前提与基础,通过经验分享实现意义建构,而意义建构又为新的经验分享提供了可能,进而推动着课程实施朝着更深、更高层次发展,在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师生都得到了自我发展与提高。 第二部分:课程实施“分有”与“型相”的缺席。反观现实利用课程实施中真实的案例描述与分析,首先从课程实施“分有”与“型相”缺席的表现入手,进而分析其原因,最后探究其后果。 第三部分:经验分享“分有”阶段课程实施存在状态与案例分析。经验分享作为课程实施的一个组成部分,首先需要选定供师生进行经验分享的内容资源,由于每个人之间的经验都具有差异性,因此,为了使这些不同经验之间能够发生碰撞,达到共享,还需要问题情境的支持,在问题情境中,形成交流氛围,实现经验分享。 第四部分:意义建构“分有”阶段课程实施存在状态与案例分析。意义建构需要通过倾听他者的不同观点,来获取意义建构所需的“养分”,并主动发挥想象力对这些信息进行辨别、判断、解释、比较后,,实现意义的建构。 第五部分:经验分享与意义建构“型相”阶段课程实施存在状态与案例分析。经验分享与意义建构“型相”阶段课程实施是一个完整的课程实施过程,首先需要为经验分享与意义建构的实现创设一个生存时空,在这个生存时空当中,经验分享与意义建构相互作用、循环提升,最终实现自我经验的不断创生。
【关键词】:分有 型相 课程实施 经验分享 意义建构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2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3
- 导言13-19
- (一) 选题意义13
- (二) 文献综13-17
- (三) 研究方法17-18
- (四) 研究目的18-19
- 一、 课程实施“分有”与“型相”的理解19-28
- (一) 课程实施的“分有”与“型相”20-24
- 1. 经验分享作为课程实施的“分有”20-21
- 2. 意义建构作为课程实施的“分有”21-22
- 3. 分享—建构:课程实施的“型相”22-24
- (二) 结构假说24-26
- 1. 单元构成的二元素24
- 2. 单元生成的差异性24-25
- 3. 单元组合的互动性25-26
- (三) 基本特点26-28
- 1. 经验共享性26
- 2. 动态生成性26-27
- 3. 不确定性与确定性27
- 4. 循环发展性27-28
- 二、 课程实施“分有”与“型相”的缺席28-37
- (一) 缺席的表现28-30
- 1. 经验分享“分有”阶段的缺席表现28-29
- 2. 意义建构“分有”阶段的缺席表现29-30
- 3. 经验分享与意义建构“型相”阶段的缺席表现30
- (二) 缺席的原因30-33
- 1. 经验分享“分有”阶段缺席的原因30-32
- 2. 意义建构“分有”阶段缺席的原因32-33
- 3. 经验分享与意义建构“型相”阶段缺席的原因33
- (三) 缺席的负效应33-37
- 1. 学生变成了被动的接受者33-34
- 2. 教师变成了消极的职业倦怠者34-35
- 3. 学校变成了“人才”的加工厂35-37
- 三、 经验分享“分有”阶段课程实施存在状态与案例分析37-42
- (一) 选定经验分享内容资源37-39
- 1. 内容资源含义解读37-38
- 2. 内容资源案例分析38-39
- (二) 创设经验分享问题情境39-41
- 1. 问题情境含义解读39
- 2. 问题情境案例分析39-41
- (三) 形成经验分享交流氛围41-42
- 1. 交流氛围含义解读41
- 2. 交流氛围案例分析41-42
- 四、 意义建构“分有”阶段课程实施存在状态与案例分析42-48
- (一) 在倾听中纳入他者经验42-44
- 1. 倾听中纳入他者经验含义解读43
- 2. 倾听中纳入他者经验案例分析43-44
- (二) 在想象中选择建构信息44-45
- 1. 想象中选择建构信息含义解读44-45
- 2. 想象中选择建构信息案例分析45
- (三) 在提问中实现意义建构45-48
- 1. 提问中实现意义建构含义解读46
- 2. 提问中实现意义建构案例分析46-48
- 五、 经验分享与意义建构“型相”阶段课程实施存在状态与案例分析48-52
- (一) 生存时空的创设48-49
- 1. 生存时空含义解读48-49
- 2. 生存时空案例分析49
- (二) 经验分享与意义建构的循环49-51
- 1. 经验分享与意义建构的循环含义解读49-50
- 2. 经验分享与意义建构的循环案例分析50-51
- (三) 自我经验的不断创生51-52
- 1. 创生自我经验含义解读51
- 2. 创生自我经验案例分析51-52
- 结束语52-54
- 参考文献54-56
- 附录56-57
- 致谢57-5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58-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华;20世纪美国课程理论的发展:范式冲突与融合[J];全球教育展望;1997年01期
2 李峻锋;黄略;;试析现代课程范式与后现代课程范式之关系——以“泰勒原理”和“多尔课程观”为例[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3 郁正民;音乐课程标准与教师创造精神的解放[J];艺术研究;2004年01期
4 朱海粟;;整体课程范式与和合思想[J];新学术;2009年01期
5 姚霖;;后现代女性主义视域下课程范式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6 张攀;;教师课程理解研究初探[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崔伟;王献福;;体育课程范式转换的后现代视野[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魏宏聚;;课程范式转型与教研员角色重塑[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3期
9 黄甫全;高师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更新教学内容抑或应用教育技术?[J];高教探索;1999年04期
10 赵小川;赵明辉;;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旧课程范式比较研究[J];传承;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虹;;现代教材观视野下的高校教材建设创新研究[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2 ;浅析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建设[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开剑;上海与香港:一种课程新思维[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吴宗杰;教师的发展和解放之道[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3 杨庆余;做一个真正的研究者[N];文汇报;2005年
4 四川省绵阳师院 王楠;从画萍果看中、日、美老师的课程文化差异[N];中国教师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杜建群;实践哲学视野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段鸿;论教师作为课程[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4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侯立平;文化转型与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变革[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6 李传英;幼儿园课程知识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李志超;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运作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8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淑英;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于源溟;预成性语文课程基点批判[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丽娜;课程的生态学基础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2 原芳;英国PSHE课程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贾雪燕;论教师对课程的个体化改造[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光东;论课程的信息本质[D];西南大学;2012年
5 吴静;课程变革视域下的课程监控制度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
6 黄涛;基于人本主义课程范式的专科及高职农科专业物理教材内容与结构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雪梅;课程的哲学基础研究之反思与改进[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8 胡秀娟;幼儿教师实施品格主题课程之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蕊;自主课程的理论基础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
10 王爽;经验分享与意义建构:课程实施的“分有”及其“型相”研究[D];渤海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经验分享与意义建构:课程实施的“分有”及其“型相”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0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60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