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乌利希比较教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3 09:02

  本文关键词:乌利希比较教育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罗伯特·乌利希(Robert Ulich,1890—1977),是美国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在美国比较教育学界有着很高的声誉,是比较教育历史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其思想和教育活动都为比较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从乌利希的生平及著作入手,分析了他比较教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以及借鉴的因素,进而探明他比较教育思想的精髓。乌利希的比较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尤其是《各国教育:以历史的观点进行的比较》(The Education of Nations:A Comparis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一书,他比较教育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比较教育的性质、功能与任务、研究主体、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其中研究内容和方法是其研究的突出之处,也是本文的重点。在研究内容上,乌利希的研究深入而宽广,关注了以往研究者容易忽视的新独立的国家。在研究方法上,他注重历史与比较的结合,强调历史的重要作用,注意分析教育背后的影响因素和力量,彰显了比较教育的自身特征。同时,乌利希引入了社会学的某些方法,使得他的研究高出同行一筹。最后本文对乌利希的思想进行了评析,分析了其思想的特点、贡献与局限,并比较了他和其他历史人文主义比较教育家的不同之处,,基于此基础,本文又结合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现状,试图整理出对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乌利希 比较教育思想 人文主义 历史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0-059.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导论10-18
  • 第1章 乌利希的生平及著述18-23
  • 1.1 乌利希的生平介绍18-20
  • 1.1.1 求学德国时的经历18-19
  • 1.1.2 流亡美国后的活动19-20
  • 1.2 乌利希的著述20-23
  • 1.2.1 乌利希教育著作总述20-21
  • 1.2.2 比较教育的代表作品21-23
  • 第2章 乌利希比较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础23-31
  • 2.1 乌利希比较教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23-25
  • 2.1.1 世界战争的影响23-24
  • 2.1.2 独立国家的建立和战后改革的推动24-25
  • 2.1.3 比较教育学的迅速发展25
  • 2.2 乌利希比较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25-28
  • 2.2.1 人文主义的基础26-27
  • 2.2.2 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27
  • 2.2.3 借鉴理论的基础27-28
  • 2.3 乌利希比较教育思想的借鉴因素28-31
  • 2.3.1 要素主义的影响28
  • 2.3.2 康德尔比较教育思想的影响28-29
  • 2.3.3 施奈德比较教育思想的启示29-31
  • 第3章 乌利希比较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31-43
  • 3.1 比较教育的性质31-32
  • 3.1.1 不同于外国教育31
  • 3.1.2 以教育学为基础涉及多门学科31-32
  • 3.1.3 要有比较的标准32
  • 3.2 关于比较教育的功能与任务32-36
  • 3.2.1 教育性功能与任务—弥补教育者文化缺陷33
  • 3.2.2 发展性功能与任务—促进教育交流与合作33-34
  • 3.2.3 借鉴性功能与任务—改革本国教育34-35
  • 3.2.4 预测性功能与任务—探求教育规律35-36
  • 3.3 关于比较教育的研究主体—富有经验的实践者36-37
  • 3.3.1 长时间的准备36-37
  • 3.3.2 转化经验的能力37
  • 3.3.3 亲身的学习和了解37
  • 3.4 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37-39
  • 3.4.1 研究基础—教育形成的历史背景37-38
  • 3.4.2 研究对象—包括新独立国家在内的各个国家的研究38-39
  • 3.4.3 研究范围—各个国家的教育制度以及影响因素39
  • 3.5 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历史与比较的结合39-43
  • 3.5.1 历史法40-41
  • 3.5.2 因素分析的方法41-42
  • 3.5.3 社会学方法的引入42-43
  • 第4章 乌利希比较教育思想的评析43-53
  • 4.1 乌利希比较教育思想的特点43-45
  • 4.1.1 以研究教育的转换机制为主要内容43-44
  • 4.1.2 以广义的共同文化作为研究背景44
  • 4.1.3 研究方法上注重历史与比较的结合44-45
  • 4.2 乌利希比较教育思想的贡献45-48
  • 4.2.1 发展了历史人文主义思想45-46
  • 4.2.2 丰富了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46-47
  • 4.2.3 拓宽了比较教育研究领域和范围47-48
  • 4.2.4 完善了比较教育的课程与教学48
  • 4.3 与其他历史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比较48-51
  • 4.3.1 研究重点上—更加注重人的作用49
  • 4.3.2 研究范围上—对新独立国家的关注49-50
  • 4.3.3 研究方法上—承旧入新50-51
  • 4.4 乌利希比较教育思想的局限51-53
  • 4.4.1 基本理论界定的缺乏51
  • 4.4.2 研究方法的不足51-53
  • 第5章 乌利希比较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启示53-59
  • 5.1 我国比教育研究的现状53-55
  • 5.1.1 具备应有的理论基础,研究的方法体系不甚完善53-54
  • 5.1.2 以借鉴功能为基础,教育改革存在矛盾54
  • 5.1.3 以发达国家研究为主,研究范围略显狭窄54-55
  • 5.1.4 研究队伍扩大,研究者素质亟待提高55
  • 5.2 对当前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启示55-59
  • 5.2.1 完善与创新研究方法体系55-56
  • 5.2.2 理性对待比较教育的借鉴功能56-57
  • 5.2.3 多角度拓宽研究内容与范围57
  • 5.2.4 提高研究主体的素质与能力57-59
  • 参考文献59-62
  • 致谢62-63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项贤明;比较教育学的立足点和方法论[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2 蔡宝来;李磊;;比较教育学科重建:方法论、话语体系及未来走势[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03期

3 冯增俊;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J];海南师院学报;1998年02期

4 安德鲁·卡扎米亚斯;徐猛;;重拾失去的遗产:比较教育学中的历史人文主义视野[J];世界教育信息;2011年12期

5 顾明远;;致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13届学术年会的贺辞[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01期

6 秦行音;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与争论及其对中国比较教育的意义[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7 刘宝存;张永军;;比较教育研究与教育科学的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8 李文英;王薇;;比较教育相对主义研究范式的基本主张及特征论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本文关键词:乌利希比较教育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20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620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c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