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个性化学习的大学物理网络课程平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7-05-26 18:05

  本文关键词:个性化学习的大学物理网络课程平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现代教育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因此酝酿着重大的突破。其中实现网络课程中的个性化学习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 本课题通过对个性化以及网络课程等相关概念的认识理解,借鉴国内外专家的相关理论,结合本学科网络课程的需求,分析出符合网络环境下学习者个性化特征的教学策略,以及对应网络课程的功能和结构。采用SQL数据库和PHP脚本语言,及系统软件原型设计的开发理念,初步建立了一个基于个性化学习的大学物理网络课程平台系统。该平台系统包括:注册登录功能、课程内容展示界面、链接查询功能、互动功能、教学管理等初步功能,以期望实现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个性化 大学物理网络课程 教学策略 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O4-4;G43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绪论7-15
  • 1.1 选题的理由和意义7
  • 1.2 网络课程的概述7-11
  • 1.2.1 网络教学与网络课程7-8
  • 1.2.2 网络课程对于学习者的作用和优势8-9
  • 1.2.3 网络课程现状9-11
  • 1.2.4 网络课程的趋势11
  • 1.3 目前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1-13
  •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13-15
  • 1.4.1 论文结构13-14
  • 1.4.2 研究方法14-15
  • 第2章 相关的理论基础15-26
  • 2.1 个性化学习的概念15
  • 2.1.1 个性化学习的定义15
  • 2.1.2 个性化学习的本质15
  • 2.2 网络环境下个性化学习的内涵概念15-17
  • 2.2.1 网络环境下个性化的学习内涵要求15-16
  • 2.2.2 网络教学的本质表现16
  • 2.2.3 网络环境下个性化学习基本特征16-17
  • 2.3 相关的理论依据17-26
  • 2.3.1 建构主义17-21
  • 2.3.2 认知灵活性理论21-22
  • 2.3.3 多媒体学习理论22-26
  • 第3章 个性化学习的大学物理网络课程的策略分析26-38
  • 3.1 大学物理网络课程概述26-29
  • 3.1.1 目前大学物理教学的形式26
  • 3.1.2 大学物理网络课程的概念和目标26-27
  • 3.1.3 大学物理网络课程的基本构成及其特点27-29
  • 3.2 大学物理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特点分析29-30
  • 3.3 个性化网络课程设计的策略分析30-34
  • 3.3.1 基于内在信息加工的学习风格及其学习策略30-32
  • 3.3.2 基于认知负荷的学习策略32-33
  • 3.3.3 网络环境下的个性化差异表现及其对应的策略33-34
  • 3.4 个性化网络课程设计的策略34-38
  • 第4章 个性化学习的大学物理网络课程设计分析38-48
  • 4.1 设计目标38
  • 4.2 大学物理学科个性化功能的实现分析38-41
  • 4.2.1 大学物理学科个性化特征采集实现的分析38-40
  • 4.2.2 编程算法分析40
  • 4.2.3 大学物理网络课程的数据实现分析40-41
  • 4.3 设计的体系结构41-45
  • 4.3.1 对象模块结构41-44
  • 4.3.2 个性化学习的大学物理网络课程应有的功能结构44-45
  • 4.4 设计原则45-48
  • 第5章 个性化学习的大学物理网络课程平台系统的实现48-58
  • 5.1 平台系统的开发流程方案48
  • 5.2 开源平台的利用和扩展48-49
  • 5.2.1 moodle平台的概述48-49
  • 5.2.2 moodle的主要特色49
  • 5.3 平台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49-58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58-60
  • 6.1 总结58
  • 6.1.1 过程和成果58
  • 6.1.2 创新之处58
  • 6.2 不足和展望58-60
  • 参考文献60-62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62-63
  • 致谢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波;尹鹏飞;彭桂芳;;基于非线性科学的个体高级学习[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年03期

2 牟录贵;;数学学习的动力因素分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3期

3 杨丹;;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8期

4 吕天明;;《培养小学生合作学习习惯》的研究报告[J];今日科苑;2010年04期

5 李燕清;张红霞;任莎莎;;基于数学学习风格的因材施教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9年08期

6 黄戴清;;关于“学习育人”问题的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8期

7 杨波;;个体非线性学习及其在当代大学学习中的作用[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8 庄慧娟,林筑英;Web协作学习的理论与应用模式建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9 李红燕;;大学英语合作学习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探讨[J];科技资讯;2008年27期

10 郭利;郭勇;;用BLOG构建个性化学习协同指导空间[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为民;;有所思——打造学习型公路网络[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张询;;培养语文学习的群体意识之我见[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西省太谷县恒达中学数学教师 程丽云;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N];西部时报;2010年

2 温州市瓯海区丽岙镇叶宅小学 叶一蕾;怎样促进小语课堂学生的有效参与[N];学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杨光;互动探究学习:让课堂真正“动”起来[N];中国信息化周报;2013年

4 贵定县一中 皮云波;浅谈课程整合方法[N];贵州民族报;2010年

5 兴隆庄镇中心小学 边广莲;浅谈新形势下的数学教育[N];学知报;2011年

6 杜金山;高效课堂的八大支撑系统[N];中国教师报;2012年

7 安萱;“安博模式”将给中国教育带来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山东省滕州市北辛中学 秦振田;政治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N];学知报;2011年

9 四川省广元外国语学校 安雪梅;浅谈学困生转化[N];广元日报;2013年

10 河南省永城市马桥镇初级中学 潘立江;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小议[N];学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唐荣德;学生学习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占宝;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教育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徐瑾R,

本文编号:3976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976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d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