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食品工艺课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4-07-30 15:43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含义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和任务的驱动下,进行自主探索、协作,完成既定任务。任务的出色完成,融合了学生的创造性,体现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操作技能,包涵着学生的成就感和进取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学生的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更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通过新经验和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充实和丰富自身的知识和能力。

  二、任务驱动法在食品工艺课中的应用

  (一)利用实训室创设真实学习情境,营造工作氛围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学习活动中最有效的时刻就是各种学习因素处在最和谐状态的时刻。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 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实际化和真实化,对于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建构很有帮助。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 相联系的, 为在“情境” 的媒介作用下,那些生动直观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综合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解决新的实际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是:

  1.将食品工艺实训室创设为稻香村的面点制作车间这样一个仿真学习环境,设计出具有工作“情境” 的食品制作“任务”,使学生在实际任务的驱动下,在这种真实的“情境” 中启迪思维,探索实践,实现“做中学” “学中做”,达到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效果。

  2.利用角色扮演创设仿真的工作环境,突显职业氛围在实践教学中,模拟企业真实工作氛围,使学生在学习时就能感受到企业的真实工作情况,体验职业氛围。在实训教学中将传统的“学生”

  和“教师” 的角色转换为企业的“班组员工” 与“带班班长”,并按食品制作工作过程明确岗位分工,每道工序的工作安排1—2人负责,定期更换工作角色,体验不同工序的操作,按工作要求各司其职。教学过程实现了三个转变:实训室变成车间,学生和教师变成企业员工,学习任务变成工作任务,使学生体验到企业的真实工作情境,有使命感,容易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职业意识的形成和岗位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二)精心设计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要求,激发学习兴趣在创设的模拟仿真工作情境下,选择与岗位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完成的工作任务,激发学习兴趣。在任务的驱动下,使学生更主动、更广泛地激活原有知识和经验,来分析并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工作中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为新旧知识的衔接、拓展提供了实践的平台,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建构新的知识和经验,正是探索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爱迪生曾说过“兴趣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

  任务的设计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以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主观愿望,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最终目标。

  如在海绵蛋糕制作技能训练中,首先播放几张诱人的海绵蛋糕图片,吸引学生兴趣,导出今天的工作任务:海绵蛋糕制作,使学生跃跃欲试,恨不能尽快亲自制作出色香味俱佳的蛋糕,从而使任务的布置达到激趣的目的。任务布置后还要明确提出操作、卫生、安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确保工作任务的完成,达到良好的实训效果。

  (三)小组讨论分析任务,锻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学习目标和任务都需要学生通过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它强调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自身的认知主体作用,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教学中只起到组织、引导、控制、咨询的作用。

  我以前的做法是在布置任务后,直接将产品制作配方、工艺流程、操作条件等告诉学生,要求学生严格按要求去做,这样使学生多了“执行”,少了“思考”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现在的做法是:给出基本工作任务和要求,首先安排各组讨论制定工作方案经批准后实施。通过研讨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相互合作,探究新知,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并锻炼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分工协作完成任务,锻炼专业技能与合作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等形式,教师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与沟通。通过这种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开阔思路,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同时锻炼了合作能力。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分组训练,明确分工和要求:一般将学生按工作需要分组,每组6—7人:设置组长一名,由教师指定:负责小组任务分工及实训组织协调等工作;其他成员按分工各司其职。根据难易程度不同岗位,工作人员数量可不同。每次课调整人员分工,使学生适应不同岗位的工作要求。

  (2)分组讨论确定实训方案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根据工作任务及要求确定小组分工,明确职责;讨论制定本组的实训方案,确定本组的产品工艺配方、工艺流程和各工序操作条件等。小组要根据每个人的表现给予评价。

  (3)方案制定经批准后,各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按各自的实训方案组织进行产品制作,本环节是重点,应注意几个问题:学生要各司其职,每个人要清楚自己的职责;组长要注意监控小组成员的工作进展情况;教师要加强巡视指导各组实训有序进行。

  (4)各组要对照国家标准认真分析自己产品的色、香、味、形和组织结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本组产品质量的高低及影响因素,在理实结合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实践经验,提高实践工作能力。

  2. 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实训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达到教学目标,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1)提供基本资料:明确工作任务及要求。

  提供基本资料如基本配方、工艺流程和产品质量标准等。

  (2)操作前播放产品制作视频,使学生由感性人手,熟悉规范操作要点。

  (3)关键环节可通过动作示范指导学生操作,树立规范操作及安全生产意识。

  (4)对组长进行业务培训,充分发挥骨干作用。

  (5)巡视监督和指导:及时捕捉和纠正问题并做记录(可借助摄像器材),为学生评价提供依据。

  (6)及时点评:回放捕捉视频或图片,点评学生操作的得与失,培养学生的规范、安全、卫生等职业意识。

  (五)评价任务,激发兴趣,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合理评价,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可从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方面进行。

  1. 过程评价在实训过程中,针对学生完成任务的不同阶段,按照评价标准采用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工作过程进行多角度、客观的评价,帮助学生发扬优点,改进不足,笔耕文化传播,不断提高综合职业能力(评价标准要提前发给学生)。

  2. 结果评价各组对照国家标准对产品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深入分析本组产品质量如何?存在什么问题?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改进等,还可组与组交换打分,使评价更加客观。通过结果评价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任务设计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法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精心设计教学任务。而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1.任务布置不恰当;2.任务导出过于平淡,缺乏新意,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使任务驱动效果大打折扣。

  为保证任务驱动的有效性,教师在任务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任务要实际,应该与岗位需求紧密结合。

  其次,任务要具有综合性,需要学生综合运用以前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才能完成。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

  再有,任务要有吸引力,要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很好完成任务。

  所以,在食品工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结合实际选好任务,另外对任务的导出还要精心设计,用最佳的方式引入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 进人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浓厚兴趣的吸引下出色完成任务。

  (二)课堂组织问题课堂组织是任务驱动的关键环节,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有力保证。在实训过程中为达到良好的实训效果应注意抓好以下几点:

  1.教师应提前给组长培训:指导各组长合理分工,有效组织实训。一方面按工艺过程一人操作,多人观摩;另一方面,可利用工作间歇组织学生思考问题,体现做中学。

  2.教师要加强实训过程控制,培养规范操作意识。首先,教师要明确任务、要求及评价标准并把工作单等实训指导资料提前发给学生,避免学生盲目操作。其次,教师要严格监控实训过程,在巡视时要细心观察,对学生良好表现及不当行为摄像或拍照进行记录并适时播放,进行准确评价,强化知识点和技能点。

  3.教师要按工作要求严格管理,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规范、安全等职业意识。

  (三)学生评价问题学生评价是任务驱动的又一重要环节。客观而准确的评价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在此环节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评价以鼓励为主,既重结果又重过程食品工艺实训过程中一方面努力追求高质量的产品,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在实训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着装情况等评价,培养学生的规范、卫生、安全等职业意识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用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学生评价为避免出现片面性,应引入学生自评和小组评价,使评价更加客观全面,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采用多角度、多层次评价项目,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学生评价项目不能过于单一,要对知识点、技能点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培养学综合职业能力。

  总之,“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了较为真实的工作环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完成了学习任务,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锻炼了自己的综合职业能力。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结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一种互动式的宽松的氛围里完成任务,让每个学习者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本文编号:47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47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e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