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教材的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发布时间:2017-06-25 19:12
本文关键词:基于电子教材的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E学习的理念逐渐被更多人接受与推崇,传统的教材形式也随之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以电子书包、平板电脑等作为依托的电子教材以其独特的魅力备受广大师生的青睐和喜爱。由于电子教材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适合于传统教材的课堂教学模式弊端日益显现,无法满足电子教材的教学需求,新的教学模式建构迫在眉睫。尽管各地纷纷开展电子教材课堂教学方面的探索与研究,力图建构出适合电子教材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教学模式的缺乏成为制约电子教材发展的重大阻碍。本文将立足于解决电子教材教学模式缺乏这一实际问题,努力建构出适合电子教材的教学模式,从而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相应的参考。 首先,基于已有的电子教材的相关研究,结合自身对电子教材的理解,对电子教材进行概念的梳理。同时将电子教材与几个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分析与比较,主要包括电子教材与网络课程、电子教材与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材与教学包,通过有效地对比与分析,深化对电子教材的理解。其次,综合运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交流访谈等研究方法,设计出针对电子教材课堂教学的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了解电子教材教学的现状,发现电子教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模式模糊、合作学习效果甚微、预习缺乏指导、学习依赖意识严重以及遵循旧的评价体系等等问题,从而为接下来的模式建构指引方向。 最后,针对电子教材教学中的现状与问题,结合电子教材的特点,以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理论为依托,建构出适合电子教材的导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并对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实施策略进行详细的阐述。通过选取电子教材课堂教学的典型课例,对电子教材导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效用性进行验证,对教学模式发挥的作用予以肯定,并对教学模式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与反思。
【关键词】:电子教材 教学模式 建构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3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6
- 引论6-13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6-7
- (一) 研究问题的提出6
- (二) 研究意义6-7
- 二、电子教材研究综述7-11
- (一) 国外电子教材的发展研究7-9
- (二) 国内电子教材的发展研究9-11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1-13
- (一) 研究思路11
- (二) 研究方法11-13
- 第一章 电子教材的内涵13-21
- 一、电子教材的概念与特征13-16
- (一) 电子教材概念的界定13-14
- (二) 电子教材的特征14-16
- 二、电子教材与相关概念的比较16-18
- (一) 电子教材与网络课程16-17
- (二) 电子教材与多媒体课件17
- (三) 电子教材与教学包17-18
- 三、发展电子教材的意义18-21
- (一) 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18-19
- (二) 教师进一步专业化发展的需要19
- (三) 优秀教学资源共享,节能环保的需要19-21
- 第二章 电子教材运用的现状21-30
- 一、电子教材教学的成就21-25
- (一) 师生积极支持与拥护,电子教材使用效果显著21-23
- (二) 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师生互动显著增加23
- (三) 主动学习的意识强烈,教学满意度逐步提高23-24
- (四) 兼顾学生差异,教学评价日益多元24-25
- 二、电子教材运用存在的问题25-30
- (一) 教学模式模糊,教师教学茫然摸索25-26
- (二) 合作学习效果差强人意,伪合作现象日益凸显26-27
- (三) 课前预习处于茫然摸索状态,学习依赖意识仍然存在27-28
- (四) 新的教学评价体系尚未建立,遵循旧的评价体系28-30
- 第三章 基于电子教材的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30-44
- 一、导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内涵30
- 二、导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特征30-31
- (一) “先学后导”,彰显学生的主体性31
- (二) 兼顾差异,注重梯度31
- (三) 合作学习意识日渐突出31
- 三、导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31-33
- (一) 建构主义理论31-32
- (二) 多元智能理论32-33
- (三) 社会互动理论33
- 四、导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结构与教学程序33-39
- (一) 课前准备阶段34-36
- (二) 课堂合作探究阶段36-38
- (三) 课后的延伸探究阶段38-39
- 五、导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39-44
- (一) 锁定教学目标,精心准备教学内容39-41
- (二) 积极启发诱导,随时监控调节41-42
- (三) 优化课堂反馈,多种评价并用42-44
- 第四章 导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课例研究44-55
- 一、研究目的44
- 二、课例的选取44
- 三、课例呈现44-50
- (一) 小桔灯课前导学案呈现44-45
- (二) 检查导学案,展示问题45-46
- (三) 小组讨论,发散思维46-47
- (四) 成果展示,深化探究47-50
- 四、课例评价与反思50-55
- (一) 课例的评价50-52
- (二) 导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反思52-55
- 参考文献55-58
- 致谢58-59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59-60
- 附录60-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贵军;;制作多媒体课件应注意的问题[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李广,姜英杰;个性化学习的理论建构与特征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3期
3 马盛明;电子教材的作用、类型和选题原则[J];大学出版;1994年03期
4 陈桄;龚朝花;黄荣怀;;电子教材:概念、功能与关键技术问题[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5 黄荣怀;张晓英;陈桄;王晓晨;赵姝;龚朝花;;面向信息化学习方式的电子教材设计与开发[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6 徐代珍;向东春;;浅谈标签理论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J];教学研究;2010年03期
7 赵立金;张景彪;;浅谈“导学案”与教材的关系[J];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33期
8 李长吉;张雅君;;教师的教学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02期
9 李臣之;;论教学内容创生:规定性要素及基本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02期
10 邓文虹;;电子教材研发的思考与实践——以人教版电子教材的研发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12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电子教材的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32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483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