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知识类型和呈现方式对不同认知风格个体学习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6-27 01:14

  本文关键词:知识类型和呈现方式对不同认知风格个体学习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如今多媒体学习已经很普遍,教育工作者也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多媒体的学习效果。本研究立足于多媒体认知原则和认知负荷理论,从知识类型、呈现方式和认知风格三个角度探讨多媒体学习中这三者变量的交互作用。 本研究以理念性知识和事实性知识为学习材料,把学习者分为言语型学习者和表象型学习者,分别学习纯文本、带注解的图片以及带解说的动画这三种呈现方式下的两种知识。知识类型为被试内变量,认知风格和呈现方式为被试间变量,因变量是被试的测验成绩。 实验结果表明,知识类型主效应显著,F(1,124)=30.07,p0.001;认知风格的主效应显著,F(1,124)=8.47,p0.05;呈现方式主效应显著,F(2,124)=8.07,p=0.001;知识类型和认知风格的交互作用显著,F(1,124)=10.56,p=0.001;知识类型与呈现方式的交互作用显著,F(2,124)=5.54,p0.05;认知风格与呈现方式的交互作用显著,F(2,124)=3.45,p0.01;但是知识类型、认知风格、呈现方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2,124)=1.68,p0.05。 实验结论如下所述。 呈现方式主效应显著,其中文本与带注解的图片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带注解的图片与带解说的动画差异显著,文本与带解说的动画之间差异不显著。 知识类型和认知风格的交互作用显著。对理念性知识来说,言语型学习者和表象型学习者的测验成绩存在显著差异,但对事实性知识来说,言语型学习者和表象型学习者的测验成绩不存在显著差异。对言语型学习者来说,理念性知识的测验成绩和事实性知识的测验成绩也存在显著差异,但对于表象型学习者来说,理念性知识的测验成绩和事实性知识的测验成绩差异不显著。 知识类型与呈现方式的交互作用显著。知识类型在文本和图片上的变化时都是非常显著的,但是在动画上的变化不显著。呈现方式在理念性知识上的变化非常显著,在事实性知识上的变化显著。 认知风格和呈现方式之间交互作用显著。呈现方式在言语型学习者上的变化是非常显著的,呈现方式在表象型学习者上的变化显著;认知风格在文本上的变化是显著的,在带注解的图片上变化不显著,在带解说的动画上变化非常显著。 知识类型、认知风格、呈现方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知识类型 呈现方式 认知风格 学习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1
  • 1.1 研究背景8
  • 1.2 问题提出8-9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9-11
  • 1.3.1 研究目的9-10
  • 1.3.2 研究意义10-11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1-19
  • 2.1 常见对知识类型的分类11-12
  • 2.1.1 Polanyi的分类11
  • 2.1.2 Steffe的分类11
  • 2.1.3 Anderson的分类11-12
  • 2.2 知识类型在多媒体学习中的研究12-13
  • 2.3 信息呈现方式在多媒体学习中的研究13-14
  • 2.4 常见对认知风格的划分14-16
  • 2.5 学习者认知风格在多媒体学习中的研究16
  • 2.6 多媒体学习中知识类型、呈现方式及学习者认知风格相互之间的交互研究16-17
  • 2.7 多媒体设计的七个原则17-19
  • 第三章 实验研究19-25
  • 3.1 研究目的19
  • 3.2 研究假设19
  • 3.3 研究方法19-25
  • 3.3.1 预备实验19-20
  • 3.3.2 正式实验20-25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25-32
  • 4.1 描述性统计结果和分析25-27
  • 4.2 方差分析结果27-32
  • 4.2.1 呈现方式的多重比较27-28
  • 4.2.2 知识类型和学习者认知风格的交互作用28-29
  • 4.2.3 知识类型和信息呈现方式的交互作用29-30
  • 4.2.4 认知风格和呈现方式的交互作用30-31
  • 4.2.5 知识类型、认知风格和呈现方式的交互作用31-32
  • 第五章 讨论32-36
  • 5.1 知识类型和认知风格的交互作用32
  • 5.2 知识类型与呈现方式的交互作用32-34
  • 5.3 认知风格和呈现方式的交互作用34
  • 5.4 知识类型、认知风格、呈现方式的交互34-36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36-38
  • 6.1 结论36
  • 6.2 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36-37
  • 6.2.1 创新之处36
  • 6.2.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36-37
  • 6.3 对教学设计的建议37-38
  • 附录38-54
  • 1 文本组学习材料38-42
  • 2 带注解的图片组学习材料42-54
  • 2.1 闪电形成的原理42-44
  • 2.2 雅克萨之战44-54
  • 参考文献54-59
  • 致谢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儒德;赵妍;柴松针;徐娟;;多媒体学习的认知机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黄莺;彭丽辉;杨心德;;知识分类在教学设计中的作用——论对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修订[J];教育评论;2008年05期

3 庞维国;;认知负荷理论及其教学涵义[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12期

4 杨治良,郭力平;认知风格的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2001年03期

5 康诚;周爱保;;信息呈现方式与认知风格对多媒体环境下学习效果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0年06期

6 李寿欣;周颖萍;;个体认知方式与材料复杂性对视空间工作记忆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6年04期

7 李寿欣,,宋广文;关于高中生认知方式的测验研究[J];心理学报;1994年04期

8 陶云,申继亮;不同呈现方式和难度影响图文课文即时加工的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3年02期

9 李力红;车文博;;认知风格分析测验(CSA)修订及大学生样本的划界尝试[J];心理学探新;2006年04期

10 丁道群;罗扬眉;;认知风格和信息呈现方式对学习者认知负荷的影响[J];心理学探新;2009年03期


  本文关键词:知识类型和呈现方式对不同认知风格个体学习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81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4881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0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