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教师语言对初中生内隐学业求助态度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8 11:17

  本文关键词:教师语言对初中生内隐学业求助态度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一种自我调控的学习方式,学业求助是一种适应性的学习策略,在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寻求他人帮助是自我调节学习者的一个重要特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教师语言是教师在充当教师角色时使用的一种特殊的职业语言,是教师和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对学生产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包括三个实验: 实验一:采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对内隐学业求助态度进行现状研究。从人口学变量考察初中生内隐学业求助态度的年级特点和性别差异,并考察不同学业成绩的学生的内隐态度差异。 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不同效价的教师评价语言对初中生内隐学业求助态度的干预研究,采用2(教师语言干扰组:积极评价语言组和消极评价语言组)×2(被试组:学业成绩不良组、非学业成绩不良组)×2(D值:前测和后测)混合设计,其中教师语言干扰组和被试组为被试间变量,前后测D值为被试内变量。 实验三:探讨不同类型的教师积极语言对初中生内隐学业求助态度的影响情况。采用2(教师语言干扰组:积极评价组和积极引导组)×2(被试组:学业成绩不良组、非学业成绩不良组)×2(D值:前测和后测)混合设计,其中教师语言干扰组和被试组为被试间变量,前后测D值为被试内变量。 实验结果表明: (1)初中生学业求助的内隐态度总体是积极的。 (2)初中生学业求助的内隐态度在年级和性别方面不存在差异,但学业求助内隐态度在学业成绩不同的被试间存在差异。 (3)初中生内隐学业求助态度受教师语言的干扰而改变。 (4)在教师评价语言中,语言干扰组主效应显著,语言干扰组和被试组交互作用显著。对于学业成绩不良的被试来说,教师积极评价语言干扰下的内隐效应优于消极评价语言干扰下的内隐效应;而对非学业成绩不良(学业成绩中等或学业成绩优秀)的被试来说,教师消极评价语言干扰下的内隐效应优于积极评价语言干扰下的内隐效应。这说明教师积极评价语言对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更有效。 (5)在教师积极语言中,语言干扰组主效应不显著,语言干扰组和被试组交互作用显著。对于学业成绩不良的被试来说,教师积极评价语言干扰下的内隐效应优于积极引导语言干扰下的内隐效应:而对非学业成绩不良的被试(学业成绩中等和学业成绩优秀被试)来说,教师积极引导语言干扰下的内隐效应优于积极评价语言干扰下的内隐效应。这说明教师积极评价语言对学业成绩不良的初中生更有效,,积极引导的语言对非学业成绩不良组更有效。
【关键词】:学业求助 内隐态度 教师语言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引言10-11
  • 1 文献综述11-24
  • 1.1 学业求助的概述11-16
  • 1.1.1 学业求助的定义11
  • 1.1.2 学业求助的分类11-12
  • 1.1.3 学业求助的理论基础12-13
  • 1.1.4 学业求助的影响因素研究13-16
  • 1.1.5 学业求助的意义16
  • 1.1.6 学业求助态度的测量16
  • 1.2 内隐态度的研究概述16-20
  • 1.2.1 内隐态度的界定16-17
  • 1.2.2 内隐态度的测量17-20
  • 1.2.3 内隐态度的改变研究20
  • 1.3 教师语言20-24
  • 1.3.1 教师语言的概念20-21
  • 1.3.2 教师语言分类21-22
  • 1.3.3 教师语言与初中生特点22-23
  • 1.3.4 教师语言与学业求助态度23-24
  • 2 问题提出24-26
  • 2.1 理论依据24
  • 2.2 研究意义24-25
  • 2.2.1 理论意义24
  • 2.2.2 实践意义24-25
  • 2.3 研究的创新之处25-26
  • 3 实验研究26-44
  • 3.1 研究一:初中生内隐学业求助态度的研究26-33
  • 3.1.1 研究目的26
  • 3.1.2 研究方法26-28
  • 3.1.3 结果分析28-31
  • 3.1.4 讨论31-33
  • 3.2 研究二:教师评价语言对学业求助内隐态度的影响研究33-38
  • 3.2.1 研究目的33
  • 3.2.2 研究方法33-34
  • 3.2.3 结果分析34-37
  • 3.2.4 讨论37-38
  • 3.3 研究三:教师积极语言对学业求助内隐态度的影响研究38-44
  • 3.3.1 研究目的38
  • 3.3.2 研究方法38-39
  • 3.3.3 结果分析39-42
  • 3.3.4 讨论42-44
  • 4 综合讨论44-47
  • 4.1 本研究总讨论44-45
  • 4.2 研究贡献45
  • 4.3 研究不足与展望45-47
  • 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52
  • 附录52-55
  • 后记55-57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冬梅;孟庆茂;;学业求助现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3年07期

2 姚双雁;;内隐态度及其测量方法的发展[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3 董晓敏;;近三十年来教师语言研究述评[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纪伟标;王玲;莫宏媛;刘菁菁;程云玮;;想象对大学生内隐自我价值感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12期

5 张婉莉;钱国英;;双重态度模型理论研究综述[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李晓东,张柄松;初二学生目标取向、自我效能及学习成绩与学业求助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4期

7 李晓东,林崇德;个人目标取向、课堂目标结构及文化因素与学业求助策略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02期

8 郑信军;儿童学业求助中的元认知激发与动机干预后效[J];心理科学;2000年03期

9 李晓东,张炳松;成就目标、社会目标、自我效能及学习成绩与学业求助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1年01期

10 连淑芳;;想象对大学生内隐刻板印象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6年03期


  本文关键词:教师语言对初中生内隐学业求助态度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36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4936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0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