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高效课堂技术化模型的内在关联及平衡点

发布时间:2017-06-30 18:15

  本文关键词:高效课堂技术化模型的内在关联及平衡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先进理念与有力技术的完美结合是缔造现代课堂典范形态的两大支撑点。当代高效课堂改革的内在线路之一是寻求一条高效课堂理念与现代技术文化之间更为完美的结合方式。技术是"形而上"的思想与"形而下"的工具组成的有机体,高效课堂理念在技术文化的技术思维、技术手段、技术工艺等层面都能找到相应的结合点。高效课堂理念技术化过程的实质是先进课改理念与技术文化全面融合的立体化过程,是先进课改理念借技术思维、技术手段、技术工艺来付诸实践的过程。这一过程有三个关键环节:课改理念的精确化、课堂手段的现代化与教学过程的工艺化,构成了高效课改理念技术化的"三部曲"。如何在技术与艺术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努力实现理念与实践在技术条件中的完美耦合与整合匹配,是当代高效课堂改革的重要思路。这一平衡的实现需要重点解决三大平衡:有形模式与无形变革间的平衡、理念创新与技术配合间的平衡、学习环境与教学控制间的平衡。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高效课堂 课改理念 技术文化 技术化模型 技术化路径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基于核心知识脑图的高效课堂结构研究”(13XJA880007)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先进理念与有力技术的完美结合是缔造现代课堂典范形态的两大支撑点,是课堂教学改革持续推进的“力臂”。高效课堂亦是如此。随着高效课堂改革的持续深入,一系列全新的课堂理念与技术手段都在其中找到了实验场与检验所,成为酝酿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生发点。目前,翻转课堂、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于春玲;李兆友;;马克思技术本质观的文化哲学视阈——兼论对西方哲学技术本质观的超越[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周彬;;课堂现象学论纲——兼论课堂教学研究的路径选择[J];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3 叶澜;;课堂教学过程再认识:功夫重在论外[J];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05期

4 张华;;对话教学:涵义与价值[J];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06期

5 杨开城;王斌;;从技术的本质看教育技术的本质[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9期

6 李炳亭;;高效课堂的“艺术”和“技术”[J];中小学管理;2010年01期

7 王红;赵蔚;孙立会;刘红霞;;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08期

8 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春玲;;论马克思对西方哲学技术价值困境的超越——基于文化哲学的视角[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孙慧;;彰显人文素质教育 创新外国文学教学[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陈恒;杨雄珍;;现代科技课程“ETSV”教学模式的建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8期

4 邓小华;;深化教育技术本质研究的若干思考[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5 谭文丽;;教师培训运行机制的思考与实践[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6 庄惠阳;;论中国教育技术学理论的单极化与独立化[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12期

7 刘东升;;基于“对话教学”的发展性评价[J];中国数学教育;2013年11期

8 齐红娟;;我国对话教学研究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23期

9 王毓新;王鉴;;我国教学论研究的世纪变革:并非“静悄悄”的革命[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年01期

10 张立昌;;论高效课堂的技术性及其意蕴——从脑图辅助教学谈起[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满意;网络人际互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视域[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左明章;论教育技术的发展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柴旭东;基于隐性知识的大学创业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光陆;对话教学之研究——解释学的视域[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杰;倾听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本友;文本与理解—语文阅读教学的哲学诠释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8 付强;论教学技术的人文向度[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王庭波;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冯金娥;越南汉语口语教学顺序性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斌;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开展生命型对话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张锋;阅读教学中“对话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林少菁;对话教学理论实践的误区与策略[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梦亚;对话教学在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模块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梅梅;对话教学视野下课堂提问行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范兵;教育即批判[D];西南大学;2011年

7 柯荣;基于课堂教学录像编码分析法的对话教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胡丹;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俊;中小学课堂对话教学问题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10 于秋波;初中生物课堂师生对话现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2 王策三;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06期

3 王策三;教育主体哲学刍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4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下)[J];电化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5 罗祖兵;;生成性思维及其教学意蕴[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03期

6 张广君;;生成论教学哲学的核心观点[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年02期

7 李泽林;;教学“活动论”研究现状与反思——教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之二[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年05期

8 赵兴龙;;网络环境下写作文本中的叙事结构及其计算[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2期

9 欧阳谦;;当代法国哲学与“新启蒙运动”[J];教学与研究;2007年12期

10 高伟;;教育现象学:理解与反思[J];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闫宏秀;技术进步与价值选择[D];复旦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邹吉廷;刘长梅;;运用课改理念 构建教学设计[J];黑河教育;2006年04期

2 ;瞄准国际课改理念 夯实校长课程领导力基础[J];生活教育;2013年08期

3 陈陆一;;莫把“课改理念”当圣旨[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年05期

4 刘道新;;生本课堂面面观[J];文学教育(下);2013年05期

5 韦鸿岸 ,廖康;课改理念下的网络课程观及教学策略[J];广西教育;2003年26期

6 褚晖;;有感于课改理念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年02期

7 赵向军;;践行课改理念 构建高效课堂[J];新课程(下);2013年06期

8 陈科频;;浅析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李良海;;谈新课标下的教师威信[J];新课程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周志兵;莫让正规学具淡出课堂[N];湖北日报;2005年


  本文关键词:高效课堂技术化模型的内在关联及平衡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29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5029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8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